白河:扶贫路上的远教赞歌

2018-09-06 14:06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白河县始终坚持“紧跟中心走、紧贴中心做”的原则,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八个一批”扶贫工程,充分发挥远教站点功能和资源优势,着力把远教站点打造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阵地。在全面奔小康的路上,广大党员和群众齐心协力,齐头并进,步履铿锵、砥砺奋进,唱响了一曲优美的远程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赞歌!

建强阵地,打造教育培训的“好课堂”

“我虽然年过五旬,但眼力不好使,超大的屏幕,清晰的图像,看着还真舒服!今天晚上大家在远教广场上纳凉,把脱贫典型电教片《要幸福就要奋斗》再重播一遍!”“小陈,帮我把无公害生态杂食种植技术下载到手机上,我回家后再认真学!”据仓上镇天宝农业园区远教站点管理员陈亮介绍,自从7月份白河县将远程教育延伸到天宝农业园区后,园区变得热闹起来了。

夏季的夜晚,仓上镇石关村远教广场大屏幕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已成为党员群众接受知识、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好去处,通过灵活教学形式,供需对接,寓教于乐,增强了远教广场的吸引力。”镇党委副书记杨耀军说:“将远程教育从‘室内’搬到‘室外’,利用远教广场,定期宣传扶贫政策、定期公示扶贫重要事项、定期公布扶贫项目进度、定期播放远教扶贫课件,凝聚了干群合力决战脱贫攻坚的精气神。”

“我们这个远教扶贫区域化培训中心,除了磨坪社区外,还可以覆盖培训周边焦赞村、火焰村、东桥村3个村的党员群众,成了周围村落党员干部和村民的学习聚会场所。”磨坪社区远教管理员岑丹江说:“依托这个培训中心,通过开展远教大讲堂,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方面的政策要求、惠农政策、脱贫致富典型等内容,引导贫困户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学习茶叶种植和林果技术,不断寻找增收致富之路,使远程教育切实成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加油站’。”

双丰镇双全村村民黄怀念通过参加远教学习培训,发展朝天椒种植200余亩,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致富;闫家村贫困户邱帮海通过培训充电发展养羊,顺利脱贫;闫家村贫困户汪曾奎、夏勤奋学习自强标兵事迹后,内心受到触动,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双丰镇党务专干孟才安说起来头头是道。

该县充分整合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利用成员单位资源,通过多部门配合、多单位共建,按照标准化要求,在全县建设远教扶贫示范站点12个,远教扶贫示范广场17个,远教扶贫区域化培训中心11个,并建立健全《远教广场播放管理制度》《区域化培训中心学习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推行“点播”制度,建管齐抓,推动站点建设规范化、管护使用常态化,有效提升了贫困村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远教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

学用相长,找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白河县坚持学用结合、学用相长,积极探索学用转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实行“远教+基地+贫困户”“远教+产业+贫困户”等教学模式,打造“现场教学、实地实践、联袂发展”的远教实训基地,以实训基地辐射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产业促远教、以远教富产业的创新之路

西营镇蔓营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为改变贫困面貌,该村紧紧围绕“打造田园蔓营、发展乡村旅游”为目标,积极发展特色种植、“荷塘人家”农家乐,建立“学习、实践、产业培育”为一体的远程教育示范基地100余亩。通过邀请县农林科技局技术专家现场授课、邀请“田秀才”“土专家”讲授致富心得、能人大户传授技巧,先后涌现出了草莓种植大户柯玉坤、水稻种植大户江正奇,甜秆种植酿酒大户周家祥等等。从传统农民到种植示范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远教助民致富歌。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示范基地和学用标兵的“催化”下,蔓营107户贫困户纷纷发展柿子、核桃等种植业,达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如今的蔓营村,已成为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绿色田园。站立村头,头顶蓝天白云,脚踏小桥流水,身依荷塘垂柳,美丽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产业扶贫,让村民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日益殷实。独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让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地方。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远教学用实训基地160余个,先后涌现出技术能手、学用标兵、远教富民之星、创业之星1300余名。引领和带动6000余户贫困户投入到产业建设中。同时,坚持按照“双培双带”的要求,积极把生产技术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技术能手,培育出一大批有觉悟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一道“强心剂”。

产业扶贫是造血性脱贫的根本之策。如何继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更有力地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白河县推行“远程教育+电商扶贫”模式,打造出以“生产企业、协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服务点+贫困户”的“4+1”的运营方式,在技术指导、质量监管、线上宣传发动等方面延伸远程教育触角,实现农产品线上展示、线上交易、线上对接功能,便是最生动的诠释。

在白河,提起电商,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红石河流域“舌尖美味土特产销售店”。原来,这是中厂镇顺利村一患病的大学生陈世军努力创办的,不仅如此,还经营的风生水起,现高山黄洋芋、野生蜂蜜、野生竹笋干、洋芋干、洋芋粉、农家腊肉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通过网络已销往全国各地。

“大学毕业后,在做完心脏病手术后,又被查出患有肾功能衰竭综合症,此时的我,无比绝望,濒于崩溃。在村支部的介绍下,我与远程教育结下了缘,通过这个平台,学习他人逆境重生的先进事迹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使我坚定了理想信念,找到了前进的动力。”陈世军含泪说道:“能够把网店经营到现在的规模,多亏了党组织对我的支持和帮助,下一步,我将不断更新经营理念,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家乡,在自己挣钱的同时,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

“我们将电商与远教联姻,借助远程教育‘211’管理队伍体系,把村上的远教站点AB岗管理员培育成村上电商营销信息员,结合远教‘固定’学习日,积极整合信息资源,第一时间将农户手中的土特产品进行网上销售。”7月25日,茅坪镇从事电商销售的负责人柴伦志向县内前来观摩学习的人员高兴的介绍道。

目前,全县发展远教扶贫电商示范店11个,铺就了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的销售之路,带动农户实现网上销售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推动远程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成效日益凸显。

升级服务,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

“我虽然是新上任的远程教育A岗站点管理员,但我会加倍的努力,争取将远程教育工作干好,请在座的各位党员对我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在6月5日的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上,城关镇幸福村远教管理员黄登国说道。

白河县在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深入开展“队伍素质提升行动”,注重加强“211模式”远教队伍建设,在全县120个村(社区),采取“组织派、党员选、群众推、自己荐”等多种方式,注重将优秀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第一书记、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远教队伍中,并分层组织进行了培训,及时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远教队伍。

该县将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与“党员定期活动日”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整合利用远程教育室内视频系统、室外远教广场LED显示屏与“网络党支部”微信群,建立“党员定期活动日—网络党支部—远程教育视频系统—外出流动党员”四线合一的学习教育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交流互动,议事决策,充分发挥支部联系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服务党员的作用,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远程教育对党员的思想素质提升效果很明显,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求,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在哪里。”脱贫攻坚一线,与村民同吃同住,访民情、挖穷根、谋思路,处处能看见他们醒目的身影。远程教育以优越的传播方式和丰厚的平台资源优势,持续不断用时代新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成为了凝聚思想的“先锋站”。广大党员干部纷纷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他们创造就业机会、介绍工作、带动产业发展,破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在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中,全县11个镇45户群众主动退出贫困户。

该县充分发挥远教站点联系服务群众作用,整合优质资源,积极为贫困户提供代办、代管、代购、代销、代缴“五代”服务,使广大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贴心的服务,增强了贫困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全县各个站点累计为党员群众提供订购车票、网上查询、代缴话费、合疗缴费、医疗报销、民政救助各类代办事项3500余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实践证明,白河县远程教育“八个一批”扶贫工程的实施,致力于用知识和技术助力贫困群众提升素质、增强技能,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推动产生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作用力。秦楚边城,远教之光照亮红色党建,处处呈现出一幅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火热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