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高新区以提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为契机,围绕“争一流、树标杆”目标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在基层党组织中扎实开展“五抓五强”活动,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充分聚合远程教育资源,切实发挥远程教育在运用信息技术、开放式教学和推动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结合高新区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八个一批”扶贫工程,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搭建脱贫载体,完善站点升级改造,建强远教阵地
自2015年以来,高新区连续三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保障站点设备维护更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费用的支出。按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规范化建设,已累计投入21万元解决站点设施老化、配套不齐全、网络布线不规范等问题,现已成功创建市级示范站点4个、县级示范站点8个,尤其是站点硬件(收视)设备均已升级为全市一流,全区所有站点均已配备投影仪、或大屏幕平板电视机、电脑、站点光纤网速通畅、桌椅板凳齐全、标识牌醒目、各类制度完善、收看学习定期开展、站点学习有记录、远程教育队伍管理“211模式”各类人员责任落实到位。从硬件软件上充分发挥教学服务功能,使远教阵地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
管理举措到位,教育培训常态化,提升脱贫技能
按照远教“保证质量、有序推进”原则,对辖区站点进行分类定级评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成并运营高新现代城远教区域化培训中心,居尚花园远教扶贫区域化培训中心,以“扶志扶智”为主线,围绕扶观念、扶信心、扶技术、扶思路,组织教学专家、“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致富能手深入基层开展讲政策、讲技术、讲经验等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和党员群众扶贫、脱贫能力素质。自2015年起,高新区开始帮扶汉滨区建民办黄石滩村(2015年由原建民办二里坡村、瓜园村合并为黄石滩村),围绕种植、养殖、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村级产业建设规划,积极推行“站点+基地+专家+贫困户”模式,在抓好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工作的同时,把发展产业及转移就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积极与办村沟通谋划,整合各方力量,鼓励能人大户带动示范,结合村情实际,成立三个农民产业合作社,将对虾及牛羊养殖、核桃和拐枣种植、乡村农家旅游作为本村三大主导产业。目前,已流转对虾养殖土地100亩,正在设计建设中;牛、羊养殖已初具规模;100亩拐枣基地已形成;500余亩核桃种植成效初显;乡村农家旅游结合付黄路的改造提升启动设计实施。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开展技能培训,培训该村贫困户,建立高新区辖区企业解决黄石滩村贫困群众就业的帮扶机制,按照企业用工需求,优先招聘符合条件的黄石滩村贫困群众,鼓励企业对贫困务工人员适当放宽招聘条件,对解决贫困群众就业的企业,高新区管委会在产业帮扶政策上优先予以倾斜。全年共组织辖区规模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用工现场招聘会3场次,组织动员黄石滩村剩余劳动力106人进行面试招聘,用实际措施推动黄石滩村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增收。18名贫困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被高新区脱贫攻坚指挥部授予“自强标兵”荣誉称号,激发了困难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和斗志。
利用科技优势,提供丰富路径,助力远教扶贫
充分利用安康扶贫空间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建立“三大服务平台”,解决贫困户就业创业、产品销售、技能培训等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为贫困户提供服务,实现大数据助推脱贫攻坚进度。一是充分利用扶贫就业平台,为贫困户与企业建立联系,即通过村干部,掌握贫困户就业需求信息,向企业精准推荐。二是采取多种销售渠道,解决产品销路问题。线上销售,即利用“安康市贫困户产品销售网”以及淘宝、京东、微商城等电商平台,为贫困户销售产品;线下销售,即利用“安康扶贫连锁超市”平台,通过合作社或企业直采、食药监部门直检、企业和个人直供模式为贫困户销售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即利用扶贫空间各县区体验馆、专业馆以及VR场景体验,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三是通过培训平台,根据需求变化,对贫困户进行岗前求职、创业技能培训,同时,也进行新时代家风、家训、道德、文化培训。安康扶贫空间打造的就业平台收录用工企业300余家,推动就业信息2万余条、解决就业1万余人;建设“最安康贫困户产品连锁超市”展示产品53类627种、为贫困户直接增收5000余万元;强化技能培训让4500户贫困户从中受益;落实“10万人大招工计划”将持续解决贫困人口长期就业;高新区先后组织辖区30余家企业在各县区建立药材、果蔬、粮油和养殖基地100余个;动员100余家重点企业制定精准扶贫计划、直接投身贫困村和贫困户结对帮扶;统筹辖区企业辐射带动安康市周边地区2万余名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就业增收;打造就业平台收录用工企业300余家,推动就业信息2万余条、解决就业1万余人。
“远程教育+”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围绕基层党组织“五抓五强”活动,拓展“远程教育+新民风建设”功能,按照党员干部和群众需求,结合村情民意,开办第二课堂。利用基层党建交流群,准确推送扶贫惠农政策和先进典型,展示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正能量。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着力引导群众立家规家训、传家风家教、定村规民约,重点培养贫困户树立自强、自信、自立的主体意识,深入破除落后思想观念和农村不良风气等突出致贫原因,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克服了“等、靠、要”的消极心态,彻底摆脱了思想上的“贫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