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坚持以“融入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思维,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六大行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高效开展。
实施责任督查行动。一是完善责任体系。落实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县委常委会和各镇党委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工作例会,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挂联1个镇,包抓1个深度贫困村,精准指导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实行清单管理。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镇、村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基层党建工作季度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实行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清单化管理。三是严管“四支队伍”。建立第一书记管理“八条铁规”,使用“钉钉”互联网模式严管第一书记。全面推进村级干部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通过量化积分,倒逼村级干部履职尽责,党员发挥作用。
实施组织力提升行动。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专业合作社中,确保党对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的统一领导。深化“党支部+X+贫困户”扶贫模式,使村级党组织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二是选优配强带头人。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核心任务,突出“三有三带”选人标准,对照“五选八不选”人选条件,推行“六个一”选人模式,拓宽选人视野,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三是实施“雏雁工程”。充分运用村级后备干部“试岗锻炼”成功经验,结合村“两委”换届,大力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雏雁工程”,利用3至5年时间,储备一批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彻底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问题。
实施能力素质提升行动。一是开展“四支队伍”培训。举办全县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包村干部示范培训班,对扶贫力量进行集中培训。村“两委”换届后,举办全县村级干部培训班,对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集中轮训。各镇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每季度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级干部进行全员培训,提升基层扶贫干部的能力素质。二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以镇、村为单位,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充分运用“沈氏家训纪念馆”“三沈纪念馆”“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将军府”等教育资源,抓好农村党员党性教育。三是建立区域化培训中心。建立区域化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实施“2+5”培训模式,即:前2天开展党性教育,后5天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破解农村党员集中培训难问题。
实施补齐短板行动。一是常态化开展后进村整顿。围绕村级班子战斗力、经济发展、党员队伍管理、活动场所建设等重点领域,对照“软、弱、涣、散”问题表现,对全县141个村逐一进行摸排。实事求是确定整顿对象,因村制宜开展集中整顿,推动后进变先进。二是补齐村集体经济短板。以推进“三变”改革为切入点,持续推进“支部+X+贫困户”模式,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通过盘活村级资源,用活扶贫政策,建成5个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围绕实施乡村振新战略,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引导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帮助选准产业发展路子,努力实现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
实施示范带动行动。一是推进示范点建设。以“一城三线”党建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发挥好35个农村党建示范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2018年底,80%村级党组织达到县级规范化标准。二是推进新民风建设。探索建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以镇为单位选聘一批熟悉农村工作、群众威信高的“乡贤”“能人”担任讲习人员。定期举办脱贫攻坚、新民风等讲习班,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崇尚科学文明新风尚。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三是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务公开等基本制度,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定期活动日”,探索完善“3+X”(即:党内组织生活、民主议事、工作落实+自选动作)活动模式,增强组织生活的严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基层保障行动。一是对活动场所进行提升改造。采取盘活闲置资产、项目捆绑、财政预算、以奖代补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推进村级活动场所提升改造,对35个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贫困村活动场所进行全面修缮提升。二是用好“三项机制”。围绕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科级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对于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较好成绩,干部群众认可的,优先提拔使用。每次调整提拔干部,确保有第一书记工作经历的人数不少于总数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