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老县镇:“三融三突出”党建引领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2019-06-10 10:59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老县镇“三融三突出”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党建“龙头”统筹移民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融合多方力量,突出组织引领。一是建强基层组织。该镇2018年4月在全镇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锦屏社区党支部,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及时将移民搬迁安置点中原本隶属各村的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到社区,配强社区“两委”班子,狠抓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切实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二是开展志愿服务。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群众组建“社区志愿服务站”,积极开展以助力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扫黑除恶知识宣讲等为重点的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全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三是推行“实事工程”。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党员“实事工程”,即每名党员每年至少干1件实事,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和民主评议,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群众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四是促进群众自治。建立社区党支部、管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合理划分网格小组,由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群众担任网格长,下设由群众推选的楼栋长,使党的组织下沉到小区、拓展到楼栋、延伸到村民,有效促进党的领导和群众自治相互融合。

融汇发展要素,突出党建富民。一是为社区环境“添彩”。积极争取配套项目支持,先后安装路灯350盏,硬化社区道路7公里,铺装人行道路4500米,完成绿化2000平方米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目前,社区卫生院、幼儿园、中小学校、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便民超市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二是为党员群众“充电”。充分利用远教区域化培训中心、示范广场和产业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切实提升政策知晓率和受众面。同时,针对不同就业需求的搬迁群众,开展以特色种养殖为主,烹饪、缝纫等第三产业为辅的产业技术培训,增强搬迁群众致富能力。三是为外出务工“搭桥”。全力拓宽劳务输出途径,现已劳务输出1200人。利用集镇中心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酒店、餐饮、超市等第三产业,培育个体工商户160余家,在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极大的繁荣了镇域经济。四是为产业发展“铺路”。围绕“三个一万”目标,因地制宜,新建万亩高效茶园,发展万亩中药材,种植万亩富硒粮油,全力打造肉鸽养殖示范镇,建成“长、中、短”结合的特色产业。深化“支部+X+农户”工作机制,培育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市场经营主体22家,带动就业770户2387人,实现了搬迁群众“人均一亩产业园、户均收入一万元”的产业发展目标。新建社区工厂厂房8000平方米,引进三秦电子厂、嘉鸿手套厂、康士利毛绒玩具厂等6家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450个,并积极与全镇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协调,解决就业岗位300人,真正使搬迁群众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的新生活。

融入社会治理,突出文以化人。一是线上线下双服务。线上建立村组“党建+精准扶贫020”微信群,群众可以线上“点菜下单”;线下成立以乡贤能人为主体“议村民事、管村民事、办村民事”为出发点的村民自治“互助会”,线下干部“接单服务”,及时了解掌握和解决移民搬迁群众的生活所需、矛盾纠纷,探索建立了服务群众的村民自治共治模式。二是文化活动树新风。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利用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系列文化设施,先后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文化助推脱贫攻坚演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20余场次,搬迁群众的精神面貌实现从“靠着墙根晒太阳”到“载歌载舞奔小康”的显著转变。三是扶智扶志增动力。扎实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四会”组织,定期开展“六大活动”;创新打造家风家训馆,提升改造文化礼堂,挖掘整理优秀家规家训135条,悬挂新民风中国结200余个。通过“榜样带动扶志气”,先后评选表彰78名脱贫致富标兵,34名自强励志标兵,36名好媳妇好婆婆,500余户十星级文明户,极大地教育和鼓舞了群众讲文明、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