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大河镇:“党建领航”兴产业促脱贫

2018-01-17 18:06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大河镇以党建为统领谋篇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林果建园、生态养殖及光电科技,培育产业园、合作社、电商、工厂、物流等实体经济,为贫穷山区不断注入发展新动力。

党建引领,整合队伍抓帮扶。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思路,整合“四支力量”,成立临时党支部、脱贫攻坚党员先锋队,创办“人大代表创业示范基地”,实行一个园区“一个领导包抓、一支党员先锋队帮扶、一套科学管理制度、一直专业管护队伍”的管理模式,同时利用村支书党员和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创办“人大代表创业示范基地”,发挥本村地理环境优势,积极推广现代生态养殖,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以特色养殖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牵头流转百余亩阳光充沛,山野果、山野菜、山野草丰茂的林地创办小河村黑猪养殖基地,打造本土特色养殖品牌----“百花百草”品牌猪养殖及猪肉加工产业,优选本地黑猪母本40头,建立了散养黑猪基地,使“绿色、生态、健康”食品走上广大市民的餐桌。基地通过产业扶持,土地流转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64户,一般户40户参与生产活动,使当地贫困户不用离家务工,在家门口就能致富。

统筹布局,长短结合兴产业。按照“长线产业保长远,短线产业保增收”的思路,因村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在全镇19个村实现短线产业全覆盖,结合村情特点发展土鸡、土猪、牛、羊等投入小见效快的短线产业,保证贫困户当年增收见效。同时,在镇内选择林地条件好,班子力量强的村(社区)发展金银花、核桃、魔芋、蚕桑等长线产业,确保群众持续增收。大河社区、大坪社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合作社经过多方实地考察和市场前景论证分析,从山东平邑引进新型金银花品种,流转农户闲散、撂荒的土地进行金银花种植 ,使荒废的土地重新产生了价值,且通过土地入股、入社务工、带资入股、同步同业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真正实现了土地资源变资产,发挥长线产业带动作用。目前,合作社投资600余万元,建成育苗基地100亩,新型金银花产业示范园400亩,带动126户农户增收。

整合资源,产业转型促发展。结合“三变”改革,以“拨转投”及“精准扶贫借力脱贫贷”等方式整合农村资源、资产,采取“支部+三变改革+合作社(社区工厂、电商)+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盘活优势自然资源、整合各方资金,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同心村由村集体牵头,以招商引资为平台,采取“三变改革+公司+集体+农户”模式,将集体资源资产入股经营主体,进行股权量化获取收益。引进本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康俊钦先生回乡兴业,创办同兴农业现代园区。流转土地3000亩,政府出资 60万元作为村集体和农户入股资金,发展茶叶200亩,蚕桑2800亩,以反租倒包的方式交由有经营意愿的农户自主经营,园区保底回收,农民参与直接受益。兴红社区和同心村引进康宏公司作为经营主体,以农行汉滨支行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资金为基础,大力发展“借力脱贫贷”将资金交由康宏公司发展蚕桑产业,鼓励贫困户将评级授信的5万元贴息贷款作为股金投入到企业,由财政贴息,贫困户每年按照6%的比例获取收益,贫困户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既有了股金也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仅此项就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000余元。在同心村、兴红社区等村将有500户贫困户参与此项业务,共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完成了资金到股金,农民到股东的转变。利用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同心村、兴红社区积极引进“万农生态光伏”光伏项目,整个项目占地面积107亩,使一个集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养殖为一体的产业平台,农户在不改变更低用途的情况下更多了一条增收的渠道,实现了“上面发电、下面农业种殖养殖”的互赢模式。

培育主体,引进企业促脱贫。为发挥市场主体带动作用,率先在全区提出“支部+X+贫困户”精准脱贫模式,先后培育了“尚硒农业园区”“仙源养鸡合作社”“关坝安农养殖合作社”、大兴核桃种植合作社”“美姐种养殖合作社”、小河循环生态产业园等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了陕西华南绿洲农林科技公司、轩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外来企业落户大河,并投资成立葛根、核桃等种植合作社。引进创立了汉滨区军鹏舒达鞋服加工厂、安康市圣鑫工贸有限公司双溪社区工厂等创业实体,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了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大兴社区由安康市轩诚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牵头建立了安康市唯一一个省重点核桃高产示范基地。覆盖关坝、关坪、小双溪等村,总投资750万元,建成核桃园5200亩,已流转土地3600亩。基地以大兴社区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当地农民为成员,通过流转土地、入社务工等方式就近安置劳动力85人,直接带动贫困户42户。

产销结合,线上线下谋销路。为了拓宽产业销路,探索“党支部+电商+贫困户”的脱贫模式,成立大河镇电商服务中心,组织电商服务中心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协议,贫困户按照合作要求提供农特产品,电商保底收购,通过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合同集零为整,统一销售。整合辖区内快递公司成立大河物流中心,开通电商绿色物流通道,做到配送及时、让利惠农。相继注册了“凤锦苑”牌土鸡、土鸡蛋,整合红薯粉条、高山土豆片、盐挂面、土蜂蜜等农特产品统一注册“农二哥”品牌,在“大河好声音”政府公众号开设“微店助农”专栏。线上在阿里巴巴、淘宝开设网店,线下在安康城区设有农特产品直销店、食材体验店,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