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新体制激发新动能——安康市市县机构改革综述

2019-05-15 08:22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2018年12月3日上午,随着安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两个标志性事件随之诞生。

其一,它是全市退役军人工作的标志性大事,具有里程碑似的象征;其二,此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我市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第一个政府部门,意味着安康机构改革大幕开启。

2018年5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主持市委常委会议,听取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汇报,组建安康市机构改革工作组织机构,到2019年3月30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市直机关“三定”规定,历时近一年的安康市机构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发展所需,紧盯民生所盼,发挥安康智慧,凸显安康特色,构建了有利于安康发展和民生事业的体制机制,激发了安康追赶超越新动力,架构了绿色崛起新图景。

时间表和路线图下的“自我革命”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康先后经历了4次党委机构和7次政府机构改革。迈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市一些领域党政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凸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领域机构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在眉睫。

也正因如此,郭青将此次市县区机构改革称之为“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为让这场“自我革命”更彻底,作为此次改革的主要承办部门——市委编办,也因此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入、最为复杂、最为紧迫的一次改革,一系列准备工作都力图做到完美和精致。

从全市层面看,高质量推进机构改革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责任,构建机构职能体系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健全基层管理体制是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党的领导必须贯穿始终。市、县区分别成立了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确定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

深入细致准确调研摸底,成了其中的关键环节。市委编办逐单位、逐行业、逐县区进行摸底,对标中省改革意见、上级部门“三定”规定和市县(区)部门权责清单,准确梳理部门职能职责,确保改革有理、有力、有利。

按照中省机构改革任务,在市委领导下,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市委编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的《安康市机构改革方案》几经修改、一再完善,起草组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在2018年8月初形成初稿后,市委编办10余次组织“方案起草专班”反复研讨,30余次修改完善,9次专程赴省委机构改革工作专班汇报对接。

2018年12月8日,《安康市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和《安康市关于县区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草案)》在全省第一个通过省委机构改革专班市县方案审核组预审。根据省上预审意见,2018年12月12日,市委常委会议对两个草案进行了研究审议并报省委审批。12月28日,市委再次召开常委会议,分别对10县区机构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审议,听取有关改革重点工作汇报。

为确保改革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平稳有序,2018年6月以来,市上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严明纪律确保党政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安康市深化机构改革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市县机构改革有关事项的意见》《关于人员转隶的通知》一系列改革配套文件。郭青先后组织召开2次市委书记办公会、4次市委常委会议、1次市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会议、2次市委编委会议,专题研究机构改革主要任务和重大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俊民多次听取改革工作汇报并协调相关工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晶华全程指导督办改革具体事宜,构建了“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全程“督战”的指挥格局,为全市机构改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019年1月8日,改革方案正式披露,省委批复了《安康市关于县区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1月16日,省委批准印发《安康市机构改革方案》,我市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搭建加快发展的“四梁八柱”

2019年1月21日,全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在市委会议厅召开。由市委负总责,统筹“两办”、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档案局等机关部门,按照部门职责,既分工协作又形成合力的安康市机构改革,一步步完成“规定动作”。

1月24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茶叶局)、市发改委(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市医疗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继挂牌。到1月底,全市机构改革涉改部门全部完成挂牌,正职领导配备到位,开始以新机构的名义开展工作。

此后就是一系列更加细致具体的改革任务,比如市委召开两次编委会议,研究审定市级机构改革部门编制调整意见、向市直45个党政部门印发明确职责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通知、召开市直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印发市直机关部门“三定”规定。

根据《安康市机构改革方案》,我市市级党政工作机关部门设置47个,其中市委工作机关14个,市政府工作部门33个。与改革前相比,市级副县级以上党政机构精简13个,县级领导职数精简10名。市级党政机关部门调整划转行政职责161项,承接事业单位回归机关行政职责168项。包括37个行政机关部门和23个事业单位在内的60个机关单位,共涉及人员转隶295名。

在县区,按照市县(区)同步的原则,在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后,各单位挂牌也迅速推进。1月27日,镇坪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镇坪县自然资源局、镇坪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等11个新组建机构集中挂牌成立;1月30日,汉阴县机构改革部门陆续挂牌,包括汉阴县应急管理局、汉阴县医疗保障局、汉阴县卫生健康局等;这一天,宁陕的关键词也是挂牌。宁陕县自然资源局、宁陕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等机构改革部门陆续挂牌。

据统计,十县区党政工作机关部门共设置346个,其中县区党委工作机关89个,政府工作部门257个。与改革前相比,县区副科级以上党政机构共精简65个。党政部门不再保留管理机构,不再保留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截止3月31日,市直机关部门“三定”全部印发,机关部门按新的“三定”规定运行,各县区按规定时间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总体上,市县机构改革做到了高点定位、高位统筹、高质量推进,实现了“机构限额设置到位、职能职责界定到位、部门关系理顺到位、‘三定’规定印发到位、县区改革指导到位。”

市委编办主任廖坤波感慨地说:“回顾此轮机构改革,市委顶层谋篇,编办扎实推进,部门通力合作,凝聚着沟通协调的智慧,凝聚着反复修改的共识,凝聚着挑灯夜战的心血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情怀。”全市机构编制部门担当尽责,二分之一以上编办干部夙夜在公谋改革,发挥了“主人翁”“生力军”作用,展现了安康机构编制队伍“政治有信仰、精神有追求、干事有规矩、工作有标准、做人有境界、读书有学养”的“六有”干部队伍良好形象。

自选动作里的“责任与担当”

这次机构改革既有对标对表的必答题,也有考验和发挥基层改革智慧的附加题,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如何聚焦发展所需,紧盯民生所盼,发挥安康智慧,凸显安康特色,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这一政治任务,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安康体现了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

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本轮机构改革,我市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市委新组建或优化设置了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等,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同时,进一步理顺了党政机构关系,强化了市委的统一归口管理职能。如将市委督查室、市档案局在市委办加挂牌子,组建市委机要保密办公室;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归口管理市委编办;市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工作和电影工作,归口管理市文明办等,都是理顺党政机构关系,强化统筹协调,增强党的领导力,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具体表现。

一个指向愈发鲜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次我市机构改革的另一特点就是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充分体现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中。加大生态环保、卫生健康、医疗保障、应急管理、市场监管、退役军人服务、金融监管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为改善“看病难看病贵”,新组建医疗保障局;为更好保护安康青山绿水、治理污染,专门组建生态环境局;为促进全市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整合教育局和体育局;为有效发挥政府金融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监管职责,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将市金融办单设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包括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的行政审批服务局,都是为了解决群众的大事、难事、烦心事。

一个目标更加清晰——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协同高效。“九龙治水”饱受诟病,此次机构改革对此“开刀”,突出优化部门职能,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为加强市场监管,将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合并,整合知识产权保护、食盐市场安全监管、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等职责,保障各类市场主体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规则平等;针对国土资源空间管控、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复等问题,将市国土资源局的职责,以及市发改委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市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自然资源局,由一个部门承担,实现“多规合一”、“多证合一”; 在提升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上,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应急救援指挥职责整合,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

一大优势更加凸显——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办大事。自选动作里的最大亮点,就是迈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安康,在严格按照中省规定的机构限额内,充分考虑全市实际情况,有增有减、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围绕市委市政府培育千亿产值富硒产业链,建设中国硒谷的目标,创新组建了市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整合了富硒产业发展相关管理职能,推进富硒产业成为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和支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成立富硒办这一创新性改革,在全省尚属唯一。本次改革还将茶叶产业行政管理体制由林业部门调整至农业农村部门承担,在市农业农村局加挂了市茶叶局牌子,我市茶叶产业发展又将迎来新时代。为了使优化招商“软环境”为安康发展提供“硬支撑”,我市设立了招商和经济合作局,专司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工作,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40年前改革开放的声声春雷,唤醒了一个时代的蓬勃生机;40年后机构改革的阵阵鼓点,更激发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万丈豪情。在历史长河的关键节点,改革后的市、县区党委政府部门将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即将到来的建国70周年献礼,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