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风正劲——2018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2019-01-29 17:41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2018年4月24日,我市首家市级授牌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也是我市第四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市中医医院揭牌成立;6月30日,已经过三轮选拔的30名年轻干部集中在市委党校,逐个接受全体市委全委会委员提问;10月12日,我市平利县女子创业协会党支部在全国社会组织扶贫现场观摩会上交流发言,抓党建促脱贫,各领域党组织一个都不掉队……

这些镜头,只是2018年全市组织工作的缩影,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发挥保障引领作用,以担当彰显初心,以作为践行使命,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绘就出一幅幅团结拼搏、克难奋进的动人画卷。

铸魂补钙,理论学习的氛围浓起来

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市委在基层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工作,以“万名书记进党校”活动为载体,将“理论宣讲+文艺下乡+百姓故事+现场互动”有机结合,举办培训班400余期,开展宣讲3000余场次。安康大地上,14万党员干部领悟新思想的热情在升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廉修身,永葆本色。市委及早谋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省率先开展以“三走进、三查找、三总结”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调研,征求意见建议1.8万余条。组织3000多个支部、6万多名党员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里寻找初心、在红军纪念馆里缅怀先烈、在张明俊先进事迹党性教育基地见贤思齐……

2018年底,一场聚焦“关键少数”的“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全面铺开。“市委常委班子作为组织领导者、直接参与者和示范引领者,要坚持学在前、做在先,自觉当标杆、作表率。”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带领下,市委常委班子严格落实专题学习、警示教育、查找问题等规定动作,结合实际开展“访民情、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推动每名领导至少解决1个问题和办1件实事,以整改成效检验教育成果,确保专题教育不虚、不空、不偏,聚力打造讲正派、讲团结、讲实干、讲清廉的“领头雁”队伍。抓学习、抓督导、抓自查、抓整改,专题教育工作如春风化雨,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全体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站位更加高远,工作作风更加勤勉,担当作为更加自觉。

严管厚爱,实干担当的干部用起来

2018年,在一批新任领导干部中有几位特别引人注目:有因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担任副县长刚两年就被任用为县委副书记的;也有因工作业绩突出,从县纪委书记岗位调整为常务副县长的。而同时期,石泉县委对47名工作不力或不能胜任现职干部进行的“回炉锻造”同样引起社会关注。这一进一退,体现的正是“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通过考核奖励、提拔重用,让‘励’字发力;通过鼓励探索、宽容失误,让‘容’字开道;通过惩处无为乱为、庸懒散浮,让‘下’字生威。”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晶华这样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五个优先、两个更加注重”选人用人导向,扎实推行“四强化四突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凡提四必”,严把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确保选优用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2018年,全市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干部823人,其中鼓励激励641人、容错纠错52人、能上能下130人,一大批在脱贫攻坚一线等“吃劲”岗位、“吃苦”地方磨砺的干部登上更大的舞台。

源头引活水,谋远蓄后劲。为了真正将实干担当作为的“好苗苗”选拔出来,构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绿色通道,全市大力推进实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程,探索推行了党委推选、量化比选、调研差选、面谈圈选的“四选推优”选拔机制,在成功选拔出第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后,第二批选拔工作已进入专项调研阶段。

好干部创造好业绩,好业绩开启新征程。2018年,安康市再获省对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考核“三连优”催生出的“安康创优精神”,既“创”出了干部勇于创新、加快发展的自信,也“创”出了安康追赶超越的使命担当:2018年11月6日,市委印发关于规划建设新安康门户区的决定;12月18日,我市5个县区14家毛绒玩具企业集中开工投产;2019年1月1日,西康高铁安康西站站前广场等21个总投资126亿元的新安康门户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创优路上,全市党员干部接力新实践,力创“四连优”的决心与信心更加笃定坚实。

固本强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起来

2018年春播期间,一场甄选村“两委”负责人“种子”的帷幕也徐徐拉开。在全村人的极力挽留和信任中,平利县正阳镇下派张家坝村的第一书记张凤宝全票当选为该村支部书记。“村上需要他!”——这是张家坝村村民对于张凤宝的心声,也是老百姓对大学生村主任刘明贵、“带领村民一起干”的实干家李佰军和回乡创业能人邹同卯等“谷种”们的殷切期盼。

从“双建双培”“返乡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到“五个一批”村干部选拔体系,再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这一届任期与实现脱贫摘帽任务、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高度契合的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全市6000多名创业能人回归,6157名致富带头人、2186名35岁以下敢闯善为的优秀青年被选中。我市也因率先完成工作任务,赢得全省村“两委”换届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为帮助万余名新当选村干部迅速进入角色,市委及时举办市级示范培训班,带动各县区开展1.37万名村干部全员轮训。

市委坚持用脱贫攻坚实际效果检验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全面深化拓展“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每个贫困村至少一个以上的市场主体,带动60余万贫困群众收益4.02亿元。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行第一书记“双承诺双公开”“两查看两评议”考核管理机制,严管厚爱由1083名第一书记、4235名驻村工作队员组建的986支驻村工作队,我市脱贫攻坚考核居全省第一。

全面推进多领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行一个示范支部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包抓,全市共创建省、市示范点826个,经验做法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切实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组织保障,排查并完成159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及时撤换3名村支部书记,处理9名村干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分级分类推进,分层试点示范,建立起市县街社四级纵向联动机制和驻区单位横向共建体系。持续开展机关党员“八带头”活动,为32个市直部门机关党委配备专职副书记。大力推进国企党建五大工程,深入开展“强根铸魂国企兴”活动。扎实开展高校“双联双带双进”和中小学校“党建引领促教育、教书育人争先锋”主题活动。新增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党组织组织180个,党组织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

凝心聚力,人才建功创业的力量聚起来

“平利绞股蓝是目前植物中防治‘三高’、预防癌症的‘宝贝’。多年来我一直与平利绞股蓝研究所保持联系,这次来是为了让实验中取得的重大突破变成现实中防治‘三高’的系列新产品。”66岁的王少可激动地说,这位通过人才引进“千人计划”走进安康平利的美籍华裔知名专家,终于能和绞股蓝产业化建设方面的乡土人才张钊成功握手。

全市不断强化人才战略思维,强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吸引人才人口、高层次人才引进、柔性引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等17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对落户、编制、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实行绿色通道,建成公寓600余套,提供“拎包入住”管家式服务,让更多像王少可这样的专家学者在安康舒心、安心、放心地工作生活。

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成陕西首个“清华大学骨干研究生短期挂职基地”,让秦巴山区激荡清华理念;与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3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举办生物医药、新能源、富硒产业等专题产学研合作洽谈会10多场,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390余名。同时,积极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全年新建省博士后创新基地2个、科技创新专家工作站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创新科技合作联盟2个,新建院士工作站4家。中国安康富硒产业研究院组建17个富硒科创团队,获得国家专利80多件。大力实施返乡创业人才“万人计划”,新增就业扶贫基地74家,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

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前行。举目安康,一个实干担当的崭新局面正在形成。2019年,我们有理由坚信,全市组织系统必将再次扬帆起航,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满怀荣光与梦想,肩负使命和责任,在“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时代浪潮中展示新作为、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