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春耕好时节。3月19日,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麻虎镇十里社区居民王传梅起床后,迅速安顿好生病的丈夫和上学的孩子,就马不停蹄地到社区的华硒农业园区上班。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王传梅打心眼里感谢镇里的第一书记们,是他们“联手”招引到返乡能人在社区投资建园区,才让她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近年来,联手协作、组团服务、共促发展已经成为白河县89名第一书记的共识。但如何持续深化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机制?如何更好发挥“1+1>2”的帮扶成效?白河县以持续锻造第一书记“小团队”为抓手,通过激活团队能动性,凝聚乡村振兴“大能量”,绘就乡村发展的新图景。
互学共鉴,同台竞技激活力
“短短一年多,我能够从一名机关业务干部蜕变为群众认可的‘村里人’,多亏了在‘服务团’的锻炼。”回想起驻村岁月,安康市民政局派驻白河县麻虎镇十里社区的第一书记曾娟觉得收获满满。
自成立11个镇级“服务团”以来,每月开展1次交流观摩、每半年开展1次比武打擂、业余开展带货比拼、定期开展风采展示活动就成了“固定动作”,第一书记们在这里交流经验、交换信息、畅通协作的同时,也实现了互相学习,追赶超越。大家从“学着干”到“比着干”,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个人素质不断增强,帮扶成效愈加明显,群众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安康市招商和经济合作局派驻茅坪镇茅坪社区第一书记王晨光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利用自身特长和单位职能优势,销售大米2000余斤,价值2万余元,更换太阳能路灯50盏,赢得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目前,全县累计开展第一书记交流观摩324次、比武打擂55次、业余开展带货比拼66次,仅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就带来收入753.4万元,6名第一书记因为帮扶成效好、口碑好被组织发现,进一步使用。”白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程际高介绍。
2023年,高云飞被单位选派到中厂镇宽坪社区驻村,从业务部门到基层一线,高云飞感觉到“有心无力”。特别是在乡村建设中,环境需要美化,圈厕需要改造,农房需要升级……处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社区和单位的帮扶力量难以完成。
高云飞在镇服务团联席会上反映这一难题后,县住建局派驻迎新社区第一书记周满主动表示可以通过住建局尝试向上级申请项目解决部分资金难题。经过周满的多次汇报、协调、沟通,县住建局到中厂镇各社区综合研判、实地考察、努力争取后,成功为迎新社区、同心社区、石梯社区、新厂社区、顺利社区争取美丽宜居农房建设项目145户,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为中厂镇和美乡村建设解决了“大难题”。
“第一书记组团不仅仅是把几个第一书记组成‘小团队’,更重要的是凝聚了派驻单位的‘大能量’,为镇村推动工作增加了强大合力。”中厂镇党委书记汤波说。
联建共赢,同频共振挖潜力
“在推进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工作中,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实施‘1+11+X’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好县级服务团这个‘1’的统筹抓总作用,把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村振兴战略‘3+5’牵头部门都纳入服务团,通过联席会议集中研判,把‘点上’反馈的问题在‘面上’集中解决,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白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满仓介绍。
今年春节刚过,该县农业农村局派驻宋家镇磨坪社区第一书记熊英刚就向镇服务团反馈了“磨坪社区茶叶长势良好,但群众对春茶采摘、加工、包装还不够熟练,亟需专业的培训”这一问题。镇服务团认为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就及时反馈到县服务团,县服务团综合研判后,决定由成员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在全县各镇组织春茶生产技术巡回培训。
3月11日,首场培训会在白河县茅坪镇彭家社区顺利开展,来自市农技中心、农检中心、茶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带着各类实用技术手册、氨基寡糖素、诱捕器等物资,抢抓时令到田间地头围绕茶园管护、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等方面进行深入培训,为茶农送来了“及时雨”。
下一步,白河县将继续聚焦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联动、挖掘潜力、同频共振,进一步推动全县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产品共销、人才共育、治理共抓、品牌共塑,为推进乡村振兴凝聚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