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时代征程勇攀高峰。
2024年是安康经济社会发展负重攀高、承压上扬的一年。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奋斗目标,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各项任务,交出了一份“履职尽责、实干笃行”的组工答卷,汇聚起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聚焦凝心铸魂 筑牢思想根基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全市组织系统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市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深化“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变化悟思想”实践研学。认真开展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实现999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全覆盖培训,16万余名党员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一手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一手抓普通党员“基本单元”,创新“五个一”工作法,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举办读书班933期、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520场次、交流研讨3431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261场次。6635个基层党组织线上线下齐发力,从严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基本制度,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在红脸出汗中受洗礼、淬党性、强担当。
认真抓好集中轮训培训。举办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暨延安精神再教育培训班4期,216名新任干部接受精神上的洗礼,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扎实推进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在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及省内延安、照金等干部教育基地,分级分类举办各类主体班次23期,脱产培训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2500余人。
聚焦选贤任能 激励实干担当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全市组织部门面对“如何选人、怎样用人”这个“必答题”,做细干部选任前置环节,加强日常分析研判,积极推进“档案+考察+研判”政治素质识别考察机制,先后对22家国有企业、70个市直部门开展综合研判,全面了解掌握领导班子运行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树牢“重实干、重基层、重担当、重公论”选人用人鲜明导向,注重从整体和长远谋划推进干部选用,“80后”县级领导干部占比明显提升,“90后”县级领导干部实现零的突破,老中青结合的干部梯队基本形成。
完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举办年轻公务员培训班,深化“师徒帮带”和“四个一线”实践锻炼机制,为1631名新录用公务员和选调生量身选聘“成长、专业、生活”三类帮带导师,148名干部被选派到发达地区、招商一线挂职任职锻炼,招录813名新鲜血液进入公务员队伍,110人通过遴选实现岗位交流,干部队伍焕发出蓬勃生机。
坚持严管厚爱与激励约束并重。健全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单位领导干部监督,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对15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用好能上能下、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有效落实公务员及时奖励等政策,7名不适宜担任现职县级领导干部被调整岗位,60名县级干部晋升职级。动真碰硬推动基层减负增效,精简规范标识标牌、制度牌匾21类,市级层面考核事项从49项减少至1项,宁陕县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制定全省试点工作圆满成功,试点经验被交流推广。
聚焦强基固本 锻造战斗堡垒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着眼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出台迭代升级“三联”工作机制九条措施,推动基层组织强起来、特色产业兴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全市178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全部达10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创新做法在中省相关会议作交流发言。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选育计划,1800余名大学生回村发展,记录返乡青年创业和践行“两山论”为题材的“8090新农人”“守望汉江”系列短视频在网络出圈。创新推行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模式,全市154个服务团解决民生实事1200余件,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等报道。
抓细抓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拓展城市社区“五同”工作机制内涵,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扎实推进,2208个“全科网格”依托“一社区一年10件实事”等实践载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化解矛盾纠纷2400余件,安康平安建设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蝉联全省平安市(区)称号。
全面提升各领域党建工作质效。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深化提升”工程深入实施,中小学校“红色领航·立德树人”主题活动和公立医院党建品牌“十佳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扎实开展,“党组织延伸到科室”“党员服务进病房”全面推行。在新兴领域开展“送暖入新、聚新向党”活动,推动行业主管部门为新就业群体领办实事160余件,“小个专”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安康召开。规范运行462个党代表工作室,全省生产一线和工作一线党代表“沉下去访”学习观摩活动在安康举行。镇坪县创树“六面红旗标兵村”、平利县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定向培优”工程等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聚焦赋能发展 激发人才活力
坚持以“第一资源”服务“第一要务”,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日益牢固。
借人才之智,强发展之势。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盼,深化“三单对接”,在北京、武汉等地举办人才推介会14次,签约高端人才项目27个,帮助企业对接招引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等400余人。新设立院士工作站2家、市级专家工作站9家,汉阴中式烹饪、焊接、家政服务三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站成立运行。围绕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聘任85名院士专家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推动包装饮用水绿色食品认证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首批工业遗产实现零的突破,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报道。
用心搭建人才干事平台。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安康学院、市农科院两家秦创原“三项改革”试点示范单位单列管理专利成果299项,转化科技成果60项。举办“科教赋能·携手共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走进安康助力高质量发展大会,103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齐聚安康,成立4家创新平台、签约34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推动人才科创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数量分别达到906家、362家、44家,分别增长16.8%、54.7%、69.2%。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坚持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建立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机制,选派147名干部到16家企业开展人才服务。深入开展“安康英才”“青年科技新星”等评选活动,选树表彰返乡创业优秀企业20家、返乡就业示范标兵20人,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全市组织系统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硬作风,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晋位升级、提质增效,为推动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