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人民群众谋取幸福。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国各地各单位谋划推动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用真心真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如何把事办好,关键要在“实”字上下功夫。
摸透“实”情。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每个单位有每个单位的情况,每个党员干部有各自的专长。办什么事,怎么办事,不能闭门造车、拍脑袋决定;也不能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用心看、细心察,看到群众生活的实际现状、幸福程度的深浅;要进“百家门”、行“万里路”,用脚步丈量民情,通过开展基层调研、群众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入查找和准确把握民情民意,下好民意收集“先手棋”。、
倾听“实”话。“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倾听群众意见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更是打开群众心结的“金钥匙”。党员干部要多接触群众,多听民声和意见建议。要用心倾听,想方设法走进群众的心中,让群众把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进而摸清群众真正的需求。要善于倾听,既要听群众的“赞美声”,更要听“刺耳声”。要敢于面对有矛盾、有意见的群众,让他们充分表达诉求和意愿,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问题解决在一线。
了解“实”需。言及百家、问道于民。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就能达到目的,也不是一味地提供打扫卫生、走访慰问等常规志愿服务,必须要抓主业、务正业,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拿出最实的举措,坚定办好的信心,科学制定民生项目清单,针对群众关心的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收入、惠民扶持等问题,多办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才能在办实事中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开创凝心聚力、争先创优的新局面。
解决“实”难。初心和使命,不仅要镌刻在灵魂深处、永存于信念之中,更要体现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的实际行动中。面对基层群众,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离得开凳子、撂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掏得出心窝子。要结合收集到的困难问题,摸清原因,找准突破口,并细化措施、真抓实干,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让群众看得到变化、见得到成效、摸得着幸福。
“为群众办实事”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承诺,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点滴小事入手,用一件件小事聚民心,用一桩桩实事解民忧,将一件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暖得了民心,赢得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