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期间,推出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为当地发展破局开路。40年后的当下,“人才九条”对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蕴藏着解锁人才振兴的“破圈密码”。
古有蜀汉困境:人才供应链断裂,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败亡皆因人才匮乏。时过境迁,人才,仍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不可或缺。当前,即便是人才济济、群英荟萃,但不少地区仍有引才难、留才难的人才困境。组织部门更应细研“人才九条”,从中把握其核心要义,靶向发力,抓好用好“人才第一资源”,不断释放人才“出圈红利”。
以“伯乐相马、扁鹊识才”的胆识知用贤。做好人才工作,必须敢于冲破藩篱、改革创新。只有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才能构筑吸引人才的制度优势,以优良的生态让人才近悦远来。面对“人才抢夺战”,各地都陆续出台人才引进办法、优惠政策。但其中不乏有“贪近求快”之举,人才引进政策盲目效仿、千篇一律,忽视地方特色和优势。人才政策关键在于因地制宜。若一味看重“短平快”的快餐式招引人才,轻视“长远实”的营养供给,人才早晚会产生“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不服等问题。组织部门要立足地方实际,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产业发展定位和人才产业需求,把人才政策与区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打破各种制度性壁垒,想方设法出好切实可用的招数,切忌盲目效仿、东施效颦。
以“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诚心求其贤。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这是习近平引才育才用才的“十二字真经”。简而言之,求才聚才要打破圈子,即突破既有的圈层限制,打开思维、放下姿态,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从五湖四海、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以“广袤视野”“良心招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只有落地见效的引才政策,才能充分体现求贤若渴、真心爱才的态度。组织部门要突破“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评价限制,从政策、关爱、服务入手,出台更具灵活性、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建立系统化、全天候人才服务体系,妥善解决引才“壁垒”、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用真心的关怀和温暖,让人才“放心来,愿意留,干得好”。
以“百工用器、各适其宜”的智慧尽其才。选才的目的在于用才,用才贵在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常情况下,新引进的人才到岗后有适应磨合期。人岗不适,不仅会给人才带来工作上的压力和消极情绪,还会拉低工作绩效、影响预期目标。“人尽其才,则百事兴”。这就要求重视对人才优势使用,充分发挥人才特长,根据岗位对人才各项能力的需求,精准合理进行人才配置。组织部门要因材施用,充分发掘人才特长优势,从制度激励和组织创新层面,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容错纠错制度,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使用节奏,既不拔苗助长也不等闲视之,疏通人才的成长渠道,做到信任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