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滨区深入组织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用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筑牢堡垒,上下联动优服务。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大党委”制,明确由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大工委”“大党委”书记,吸纳264名街道、社区驻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物业服务企业、小区业主委员会、“两新”组织等党员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服务网络。将符合条件的22个社区党组织升格为党委,组建居民小区党支部22个、物业公司党组织12个,成立业委会78个,设立党小组40个,选配楼栋长(中心户)1890名,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有力组织保障。
健全机制,下沉报到强管理。健全区域共建制度,社区党组织与“大党委”成员协商签订共建共治协议书,建立年度需求清单235项、资源清单1053项、项目清单183项,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推动共建项目落实见效。健全考核考评机制,将“双报到”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社区党组织每年对报到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工作情况开展民主评议,按照“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量化赋分,将评议结果分别反馈报到单位党组织、街道(镇)党(工)委、区直机关工委和区委组织部。
量体裁衣,精准服务促实效。坚持“量力而行、按需服务”原则,推进351个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50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下沉61个社区(村)认领岗位,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精准服务模式,调动各方资源力量解决基层治理难题1.3万件,真正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充分发挥报到党组织资源优势,切实把“双报到”工作变成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赋能工程”,优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搭建各类组织直接参与社区治理平台,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物业管理、家庭教育、托老托幼等“家门口”的优质服务,持续提升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