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短视频的兴起,一大批“官方代言人”从幕后涌现到台前,通过“网红+干部”“变装+才艺”等方式,在网络上各尽其才、各展其能,达到快速吸引眼球、引爆流量的效果。
纵观领导干部的“出圈”行为,他们借力“互联网+”积极推介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特产、商品等,为当地经济“引流”,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营造了友好互动的干群关系。从一方面来看,领导干部频频“出圈”,既对当地带来了巨大引流和关注度,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催生了新机遇。但从长远来看,“政务网红”火“出圈”也具有时效性,需在推动过程中用实干实绩、真情实意解锁“流量密码”,真正达到长期有效的良性循环,让“出圈”走红实现“出绩”长红。
要高流量,更要高质量。领导干部们以自己的官方身份和公信力,凭借着在推广宣传时拥有着先天优势,打破传统由“键对键”转到线上线下的“面对面”的网络互动交流方式,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浪潮中获得“一席之地”,也使自己触网破圈“一炮而红”。他们的成功突围,更多是原创与特色的加持,以及自信与能力的公平竞争,“抄作业”般的后起之秀则收效甚微,“网红”经济的背后更多的是实力的较量,“昙花一现”的泡沫流量无法起到真正“引流”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出圈”带来的不仅仅是“涨粉”“引流”,还会涉及资源生产商、产品经销商、产品各流程技术以及文旅产业中的服务、餐饮等众多环节,若想将本地打造成吸引八方来客的“网红打卡地”,需在产品质量、特色品牌、地域特点、服务水平等方面狠下功夫,既“赚吆喝”又“赚收入”。
要高热度,更要知名度。“热度”是保证“网络热点”长期保质保鲜的重要标志,“政务网红”在网络上的种种“出圈”行为,其主要目的便是通过“蹭热点”为地方发展赢得更多“知名度”。“政务网红”要真正为公益“出圈”,而非利用流量优势为个人利益的搞“个秀”,切实将热度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动力,把“网红”标签转移至当地文旅、特色产品等身上,让更多的群众、产业等本地经济参与进来,让“网红经济”有里有面,而非过度包装下的“假大空”,让更多富有地域特色的的好风景、好产品、好人文,走出大山、走进市场、走向国际,让群众有更宽广的致富路,也让消费者有更好的购买体验。用真真切切的举措,换来实实在在的口碑,让消费者成为本地发展的宣传主体,以高热度提升地方知名度,打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实困境。
要高颜值,更要高产值。无论是身披红袍、策马驰骋雪原的贺娇龙;或是泛舟溪上,乘风打太极的解伟;或是素袍斗笠,仗剑走天涯的刘洪,“政务网红”的人设基本是场景宏大、技术炫酷、男靓女美、古今穿越等,不论人或景,均以美感给人直面冲击,给人视觉盛宴。但高颜值只是跻身网络平台的“入场券”,如何在扮靓中借助网络市场打开产品销路,以产品销售、美食宣传、文旅推介拉动本地经济,才是“政务网红”存在的真正目的。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得好不好、人民生活得幸不幸福,GDP才是王道,同时一个地方政风好不好,干部是否真正作为,群众的口碑是关键,“政务网红”既要做好“兼职”,也要搞好“主业”,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好职能优势和专业所长,并结合本地实际,在本地“土特产”上做文章,加大产品品牌的创立、包装与推介,用流量引导市场走向,推介本地好山好水好产品成为“网红”产品,带动更多群众踏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