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要念好引育用留“人才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靶向引才,让产业与人才“互融互促”。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摸清人才家底,准确把握当地人才队伍结构和制约人才队伍发展的短板弱项,为精准引才提供明确方向。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要瞄准“产业链”,大力实施“产业+人才”“项目+人才”的引才模式,实现人才和产业同频共振。坚持以业聚才,以才兴业,提供“货真价实”的就业岗位、聚才留才的系列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名企高校行”校园巡回招聘等活动,搭建用人和求职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企业精准招引人才。
精细育才,让能力与活力“竞相迸发”。坚持把育才作为工作重点,落实落细培养措施和实施路径,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因才制宜,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中淬火磨砺、成长成才。要积极搭建育才载体,为各类人才素质提升架梯子。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人才创新项目申报流程,简化职称评审程序,为人才减负松绑,给人才充分自由的时间,潜心做研究、认真做学问,形成各尽其能、充满活力的用人生态,让更多人才在各行各业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科学用才,让人才与岗位“深度契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坚持把人才放到最为合适的岗位,让职场晋升、职称评定方面有更大的空间,让人才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方能实现人才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坚持用其所长、补其所短,把专业人才调整到专业岗位上,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坚持实践标准,大胆将人才放在乡村振兴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锤炼精神,充分发挥作用,因事用人,因能授职,实现人才意愿与组织意愿、人才优长与岗位要求无缝衔接。
诚心留才,让留心与留人“合拍共鸣”。人才具有流动性,地方和人才是互相选择的关系,不少地方出现“来了又走”“水土不服”等现象,这既不利于地方发展,又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要用心“引凤回巢”,让“梧桐树”枝更繁、叶更茂,方能让高层次人才留下。关心关注人才的住房安置、子女教育、父母疗养等问题,为他们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后顾之忧。要不断完善引进人才工资收入、福利待遇、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优惠政策,在情感、事业留人基础上突出待遇留人,为当地发展构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良好环境,让人才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真正心无旁骛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