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委组织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基层治理力量、实效、能力三个层面,实施“护航、夯基、赋能”三项工程,以不竭组织能量引领高效能基层治理。
护航“工程”,凝聚基层治理力量。围绕基层治理,夯基础、建队伍,打造坚强战斗堡垒。选优领导班子。扎实开展镇和县直部门班子研判,围绕换届后岗位空缺情况和工作需要,及时对镇和部门领导和相关空缺岗位配备,配齐配强政法委员、司法所长等领导干部19名,夯实基层治理力量,提升县、镇领导班子抓基层治理能力,以“基础实”护卫“百姓安”。建强执法力量。把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有力举措,组建10个镇综合执法办公室,制定“三个权责清单”,启动综合执法响应平台建设,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配齐支部班子。扎实开展村(社区)换届“回头看”,选优配齐村(社区)干部114名,为每个村(社区)贮备1至2名优秀后备力量,不断充实基层治理力量。
夯基“工程”,增强基层治理实效。坚持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打牢基层基础。持续巩固提升9个省级和35个市级标准化党组织建设成果,拨付111万元党建经费升级改造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持续强化村(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联动格局。持续深化党建引领“321”基层治理模式,发挥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先锋带头作用,推动2502名县、镇干部下沉村、组一线,当好基层治理的推动者、宣传者、践行者,形成上下联动,互促共融的基层治理合力。强化引领实效。不断健全“六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整合村(社区)级组织法人和“三线”人员力量,充实基层治理队伍,实现党组织唱“独角戏”转变到各类村(社区)组织+党员+群众“大合唱”的生动局面。
赋能工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聚焦治理能力,育强“三支”队伍,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抓优干部队伍。将基层治理内容纳入干部教育主体培训班次计划,先后举办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驻村干部培训班,精选基层治理专题培训课程,分层分类集中辅导干部928人次,进一步提升各级干部抓基层治理能力。育强“头雁”队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的原则,组织开展全县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班,对“321”基层治理模式提质增效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行深层次解读、全方位辅导,帮助全县849名村(社区)开展“两委”干部拓展思路、找准切口,提升抓基层治理综合能力。培好“三线”人员。聚焦“三线人员”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扎实开展基层基础专项提升行动,督促各镇利用区域化远教培训中心开展“三线人员”专题培训,激发“三线人员”主动发挥“三大员”作用,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