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微信等即时通讯群里,上有通知,下有“收到”,已成了约定成俗的“动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作为联系、引导和服务群众最紧密的基层党员干部,切莫停留于“收到”,要在做好“收到请回复”的同时,自觉扛牢担当,认真抓好落实,写好“收到”后续文章。
见其然,思其所以然。在工作实际中,无论是日常业务通知提示,还是转发“到人到点到事”的分析案例,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精准的理解、贯彻和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推动“群成员”更好立足本职,服务好人民群众。消息的本身没有多少含义,但从消息中透漏出的信息和政策方向、折射出的作风和能力要求、显现出同类型问题和矛盾破解路径,才是消息被“群发”的根源所在。因此,在完成“收到请回复”的同时,更要体悟消息背后所蕴含隐藏信息,善于由表及里,做到既知其然又思其所以然,自觉把“手动”回复转化为引领带动“脑动”思考的内在力量。要按照消息内容,紧扣自己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多想想几个“什么”,多找找几个“如何”,多问问几个“对不”,以丰富的“内心戏”提高“收到”的“含金量”。
行动胜于雄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坐而论道不行,驰于空想、骛于虚声更是不可能。对于基层的党员干部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和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如果没有“行动”背书,再丰富的“内心戏”,只会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堵一公里”。对于微信群等“没上纸面”的“非正式通知”,“收到”只是下线,“做到”还算达标,“做好”才是合格。在落实“做好”的过程中,要注意摒弃“二传手”行为,面对有实质性的任务安排,不能采取“一转了之”,以“转发”代替“落实”。要警惕“本本主义”,不结合前后工作,不考虑实际情况,断章取义的抓落实,简单的把完成消息当做完成了“消息的要求”,最终会适得其反,功败垂成。
“三人行必有我师”。利用微信等即时通讯载体“拉人建群”,目的在于方便大家交流工作业务,优化方式方法,分享心得体会,以“线上”信息互通来破解“线下”矛盾难题。所以,无论是简短的工作安排,还是转发的案例信息,甚至是互相鼓励的“点赞”,显示着“执笔人”思考谋划的精度,展示着“发言人”能力作风的深度,开阔着“群成员”思维视野的广度,于“工”于“思”,都值得及时回复、仔细阅读、深入思考、认真学习,努力做到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具体来说,作为“群成员”,要从上级“只言片语”“点赞”关注中,“窥探”领导对工作筹谋的“言浅意深”,不断矫正自己工作的方向;也要从同行“上网”“见报”的案例信息中,读出同行破解问题矛盾时的“剑走偏锋”,不断“打磨”自己的创新思维;还要从下级的请示、汇报中,看见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纰漏和差池,不断提升自己统筹全局,攻坚破难的能力。
“收到”固然可喜,“做到”更是难得,“学到”最为可贵。面对条条斩钉截铁的“收到”,上级部门更需在督促“做到”上狠下功夫,杜绝个别基层党员干部“收到”抢第一、“做好”“匿踪迹”的变相“形式主义”,切实把“收到”和“做好”联接起来,以务实之风教育、引导和助力基层党员干部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