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温州人民以“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蹚出了致富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前不久结束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重提“四千精神”,短短四句话,字字千钧、掷地有声。时代已悄然变化,但广大青年干部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没有变,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这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四千精神”便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说尽千言万语,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能说会道是温州人的致富经,但这种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经商之后总结出来的。基层工作对青年干部的语言要求很高,既要努力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说清楚,又要用通俗易懂、乐于接受的话语给群众道明白。青年干部处理一些矛盾纠纷时要“接地气”,在解读、阐述上级政策中要用“土味方言”去处理鸡毛蒜皮,共话“柴米油盐”,久而久之,身上就会慢慢充满“人情味”,也能进一步拉近同群众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更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把工作落实到群众的心坎里。
走遍千山万水,才能“人情练达即文章”。“知屋漏者在宇下”。温州人的足迹遍布大大小小的城市,主动寻找商机、创造商机,是温州人的致富经。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宝,更是青年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培养基层情怀、密切群众感情的必修课程。年轻干部对基层事务不了解、工作方法掌握不透彻,如果放不下身段常坐办公室而缺乏调研,极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导致工作浮于形式。只有心无旁骛地“沉下去”、用脚步丈量基层热土,在田间地头、板凳炕头多跑一跑、问一问、坐一坐,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
想尽千方百计,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温州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断挖掘价值、创造财富,在风云变幻的商场上屹立不倒,他们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群体。担当是干部的基层素质,新时代青年干部思维灵活多变、知识储备丰富、眼界广视野宽,应利用掌握的专业本领强化担当意识,厚植为民情怀,聚焦群众期盼,既要全面统筹,又要立足当下,要善于抓住“重点”、破解“难点”、疏通“堵点”,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因势而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
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梅花香自苦寒来”。“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白手起家的温州人历经千辛万苦,生意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不畏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当前基层工作辛苦,责任大、事情多,但青年干部既然选择了基层,就不要有贪图安逸的想法,就要有敢为人先、勇于攻坚的干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做到斗争面前不挂“免战牌”、困难面前不打“退堂鼓”。干事创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只有亲身体验过酸甜苦辣,才懂基层工作的幸福与意义,才能在“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中找准方向、找对方法、找到出路,在千辛万苦的环境中顶压拼搏、倔强生长,在实现人生价值中彰显为民服务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