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能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023-03-13 17:00 作者:刘诗英 来源:白河县委组织部 字体大小:【

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有效破解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需端正用人导向、明确调整标准、注重关爱激励,切实让干部“上”有方向、“下”有依据、“干”有动力,最大限度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端正用人导向,让干部“上”有方向。干部岗位从来不是“铁饭碗”,理应做到选贤任能、人岗相适、用当其时。只有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才能保证执政队伍的长久生命力。把德配其位、才配其位的高素质干部选出来,把能力强、敢担当、善作为、作风硬的干部用起来,才能把党性立起来,风气正起来。组织选人用人标准,就是广大干部努力的方向,要坚持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注重选用在乡村振兴一线、项目建设重点、矛盾纠纷等急难险重岗位表现突出的干部,始终树立基层导向、实干实绩导向、群众满意导向,切实让广大干部“上”有方向。

明确调整标准,让干部“下”有依据。干部“能下”问题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其难点就在于对“下”的情形难以认定,对“下”的细节难以规范,对“下”的界限难以把握。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鲜明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为哪些干部、哪些情形可以“下”、必须“下”提供了制度依据。对于只知“躺下”而不“争上”,只会“来事”而不“做事”,只能“打太极”而没“真功夫”,既制约事业发展,又影响干部形象的干部必须能“下”。要结合各地实际,分领域、分岗位制定实施细则,做到定量标准与定性描述相结合、正向要求与负面清单相结合,让组织人事部门做得规范,让不作为干部“下”得服气,让其他干部看得明白。要将触角延伸至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加强对干部的日常了解,为干部“精准画像”,区分不同情形,采取平职调整、转任职级、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确保“下”得精准,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风向标”。

注重关爱激励,让干部“干”有动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不是为下而下,目的是变“要么原地踏步、要么提拔进步”的单向激励为“干得好进步、干不好退步”的双向激励,更好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要建立健全干部激励保护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做好干部关心关爱、容错纠错等工作,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积极性。对“下”的干部不能“一棍子打死”、一下了之,要做好“下”的后半篇文章,注重关爱指导和跟踪教育管理,引导干部汲取经验教训,改正错误,排解负面情绪,积极努力工作,发挥自身价值。要完善“退出”机制,对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且经考察认定符合条件的适时使用,切实以“下有所暖”“下亦有为”的举措,让干部“心有所归”,重燃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