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卫生健康工作战略高度,狠抓“三平台一通道”,扎实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使用,为卫健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搭好引才平台,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县卫健局与县直公立医院自筹资金,每年设立100万元的“汉阴县卫健人才基金”。对新录用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奖励8万、5万、3万元;对引进并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副高、正高职称医疗专家,分别发放引进一次性奖励10万、20万元。卫健、编制、人社部门和县直医疗机构主动出击,分别到青海、湖北、山西等省医学院校招聘本科毕业生。切实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对需要解决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的,由接收单位积极解决。近三年,共为定向招聘的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安家费23人69万元,引进副高职称人才2人,兑现一次性奖励20万元。
搭好育才平台,激发人才潜力。全力配合省市开展“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培训,从整体面上解决发展短板问题。结合医疗机构自身学科建设需要,出台在职进修优惠政策,对获得相关专业学历学位后的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其进行硕士、博士学位的学习,实行带薪学习。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选派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到北京、省市三级医院参加培训,县内共建成市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专家服务基地和工作站通过评审,建成1个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和2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同时,依托医共体总院抓好技术帮带,组织名医专家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义诊、带教30人次;外派49名医疗骨干到湖北十堰、西安等三甲医院培训学习,在医疗系统形成了业务技能“比、拼、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搭好发展平台,用好现有人才。县级医院全面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每三年开展一轮人事改革,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高层人才关心关爱,县直公立医院制定《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将工资报酬向科室主任、高技术人才和一线医护人员倾斜,在卫健系统内部形成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坚持以医药体制改革为契机,在县直三所公立医院实行人事编制总额管理,进一步减少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落实和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对新招聘录用人员,以补充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人才为主,做到人员编制与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县级三所公立医院由编制人数303人扩充至编制备案制人员总额1275人。积极探索新的用人方式,制定《县直公立医院编制人事备案制管理实施细则》,实行医务人员全员聘用和实名管理,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贯通下沉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县强、镇活、村稳”的目标,不断强化镇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印发《汉阴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方案》和职称晋升支医制度,以中级以上职称为主,对中心卫生院进行驻点帮扶、坐诊带教和巡回指导,2022年下派专家坐诊11人。充分利用县级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业务培训。去年以来,共开展线上培训20余次,累计培训3100人次,线下到县级医院进修30余人,为镇村培训培养了大批医疗业务骨干。持续深化“532”镇村一体化管理,将村卫生室纳入镇卫生院一体化运营,对村医实行一年一聘,对偏远小村村医实行年工资保底(不低于4万元),全县村医平均年龄42岁,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职称占比达54.3%,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卫生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