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中强调,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党的“基层代言人”,用好语言“传感器,紧扣内容“主旋律”,充实形式“万花筒”,在万家灯火中唱响党的二十大,让“好声音”与“好政策”同频共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动基层,深入人心。
用好语言“传感器”,以“春风化雨”达到“思想共鸣”。宣讲既是生动的理论辅导,更是有力的思想动员。群众语言是理论宣传走进群众心窝的最好“中介”,广大党员干部要巧用老百姓的“乡音土语”,坚持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充分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和风俗,多听听群众的想法,多看看群众的表情,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群众想听什么、群众在意什么,将“书面话语”转换成“方言土话”,把“宏观理论”转换成“朴实道理”,虚的变实,远的拉近,繁的化简,既紧贴实际又把住时代脉搏,切实用“土腔土调”把热气腾腾的大会精神和理论知识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讲出“乡土味道”,讲进群众的“心坎里”,真正让人民群众听得懂、学得进、悟得透,引发思想共鸣,实现宣讲“聚起来一团火,散开去满天星”的最佳效果,着力打通传播“最后一公里”。
紧扣内容“主旋律”,以“精准滴灌”激发“内生动力”。宣讲内容与基层实际吻合,奋斗方向与民心所向同频。只有让宣讲内容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群众才能坐得下、弄得懂、听得进。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百姓视角,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民生内容,从百姓的衣食住行讲起,从大家的医疗、养老、教育聊起,向群众讲清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大道理,讲清“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大逻辑,把难题“摆上台面”,组织群众讨论交流,将国家政策“精准滴灌”推动群众知晓,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从而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内生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大地“生根开花”。
充实形式“万花筒”,以“喜闻乐见”力求“别开生面”。耳提面命的说教无趣呆板,生动鲜活的渲染深入人心。打造新颖多彩的宣讲模式,促进互动与交流相辉映,让群众“愿意听”“乐意听”,才能使理论宣传更有魅力,更“接地气”。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形式上“出新意”,畅通线上线下学习“双通道”,通过直播、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等线上传播手段,采取走进街头巷尾、社区小区、田间地头、企业工地等线下方式,宣讲时多用视频素材、身边典型、经典名句、资料印证、快板相声等穿插其中、活跃气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使群众在一个个生动案例、一幕幕感人画面、一组组精彩数字中沉浸式参与、互动式体验,切实营造常常接触、处处学习、时时释疑的浓厚氛围,迅速在基层群众间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