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针对县域产业水平低、财力弱、招才难问题,创建“引才联盟”,推行“联盟体”引才模式,实现人才共享共用,降低人才引用成本,提升人才工作质效。
建立“引才联盟”。聚焦县域重点产业链提档升级目标,根据产业链各环节及成员单位发展需要,选定生产规模大、研发实力强、综合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或带富能力强的行业协会、镇村组织为链主单位,行业各参与主体自愿加入,组建产业“引才联盟”,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集群发展的合作体,即产业“联盟体”。目前,已依托富硒食品、文旅康养产业和生态农业,组建产业“联盟体”5个,试点示范初见成效。
强化人才引进。推动基础产业固本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增力、新兴产业接续增量,离不开人才支撑。为实现联合引智,牵头单位调研掌握产业链整体和“联盟体”成员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情况,已列入人才需求清单13项,按照急需紧缺、受益广泛的原则,明确引进可共用高端人才6个,由链主单位牵头,“联盟体”成员单位配合,通过校地协作和部门协助等途径,以“联盟体”名义从科研院校柔性引进所需人才4人,通过“线上+实地”合作模式,培养了一批自有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实现“人才共享”。联盟聚才、资源共享,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联盟体”强化协同效应,充分利用专家人才在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咨询、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管理和技能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围绕产业链各环节建设及“联盟体”成员单位发展需要,邀请专家人才进行实地调研,召开交流研讨会、技术分享会,探讨行业难题,分享管理经验,提供智力服务,实现成果共享。目前,通过“人才共享”,猕猴桃产业以较低成本引进新技术2项,新品种3个;文旅康养产业共享人才1人,参与凤堰古梯田文旅综合提升(堰坪民宿)项目规划等多项服务。
推动"产才融合"。依托人才链补强产业链,实现人才引用与产业发展融合聚变。根据发展需要,部分“联盟体”成员与高校院所、专家团队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及人才载体在科研领域的优势,采取合作研究、委托攻关等形式,共同攻克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联盟体”及成员关键技术由专家团队攻关,科研成果在产业内部转化,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渔业“联盟体”与西农专家抱团合作,开展科研项目1项,攻克技术难题1项,转化应用成果3项,实现资源共享、互帮互助、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