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旨在以“上”的动力和“下”的压力撬动“干”的活力,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从不太明晰的政策界限,到充实完善的15种情形,此次规定鲜明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无疑成为组织部门的工作新课题、领导干部的生存新规则,有利于激励广大干部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坚持实干笃行,解锁“有为有位”的“能上”密码。李延寿曾言:“良玉未剖,与瓦石同类;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未经磨砺,才德不显,唯有实干,方能兴邦。回望党的百年历程、丰功伟业,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怀揣坚定的初心和执着的信念,在实干和奋斗中创造出来的。走进新时代,更有忙碌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有让荒山沙滩披上绿装的谷文昌,有把一生献给党和国家的“布衣”院士卢永根......他们敢挑重担、敢啃硬骨,也因此深受群众爱戴。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更有为。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必须造福一方,只有常葆为地方谋发展、为群众谋福利的情怀,实字打头、干字为先,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的成绩,才能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才能“上”的安心、让人服气。
拒绝躺平摆烂,敲响“为官不为”的“能下”警钟。为官避事平生耻。反观现实,一些领导干部只喊口号“唱空城”、拈轻怕重“做样子”、庸碌无为“混日子”、不批不干“当陀螺”,他们虚字当头、空字挂帅,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误了事业、损了形象、伤了民心。这些“躺平摆烂”式领导干部,误以为只要不出事、不犯错、不违纪,就能安享太平,甚至“青云直上”。新《规定》的出台,无疑给了他们当头“棒喝”,必将激活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躺平式干部”立不住、“混日子干部”没市场,理应成为广大干部的共识。只有“警钟长鸣”,真正在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快起来、工作上实起来,措施上严起来,端正思想、提升能力、有所作为,做到德配其位、才堪重任,才是一名合格领导干部。反之,就要摘帽子、腾位子,“下”是必然。
建立良性循环,形成“人事相宜”的“上下”常态。良才善用,能者居之。新《规定》从制度上打通了干部能上能下的“微循环”,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的“双车道”,让“只能上不能下”成为过去时,让“能上也能下”成为新常态。“上”固然令人欣喜,但“下”也要有理有据,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强调“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答好干部能上能下“新课题”,就是要敢于对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干部说不,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有位必须为、无为须让位”用人导向,让不担当、不称职的干部“下”,让有才能、有实绩的干部“上”,才能真正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才能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