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是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他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由此联想到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自己的感情,两句诗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古代官员如此心系百姓,今天党员干部应更甚如此。
信心坚定,当好“政策明白人”。只有自己把政策吃得准,群众问起来才能精准回复也才能有效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使群众少走冤枉路。将群众最基本的“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性问题常记心头,将群众最根本的民生“六稳、六保”问题常放手边,竭尽全力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为群众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就是当下最明确的方向。
心系群众,当好“群众贴心人”。习近平总书记说:“党员干部要做人民群众服务的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尊敬的贴心人。”领导干部与群众“心连心”,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民生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群众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多去人民群众的田间地头走一走,去群众的屋内室外看一看,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难题。
学以致用,当好“实践领路人”。学习理论知识贵在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找慰藉,而是从理论知识中总结过去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探寻前进步伐,将学习理论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行动指南,为民干实事、干好事、干难事,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来检验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