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强调,“提升人才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大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交汇点上,只有聚焦关键环节,集中发力,才能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为乡村汇聚澎湃不竭的才智。
建联系,引进来。引进人才,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定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解决本地产业发展难点堵点,按需引进,精准引进。既要引进高学历的“洋秀才”,也要引进懂实践的“土专家”。既要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项目合作,也要深挖有回乡意愿的在外乡贤、原籍大学生、退役军人以及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不断深化“双招双引”,把人才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搭平台,用起来。不仅要会聚才,更要会用才。要持续加强乡村干部队伍的培育、选配、管理和使用,坚持基层“一线”选人用人导向,建立科学完备的人才下乡服务机制;要根据专业性合理安排好所从事的工作,避免人岗不适,造成人才浪费;要聚集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让聪明才智在链条上充分涌流;要扶持壮大“归雁经济”,引导“归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现代化农业园区、开办休闲观光园等经济实体,形成“群雁”齐飞局面。
创机制,育出来。人才既要外引,更要“内孵”。本土人才熟悉地域环境,又有浓厚的乡土情结,是乡村振兴最可靠的力量。要建立完善本土人才长效选育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业、人社等部门职能,整合“政校企”多元培训资源,以种田能手、专业大户为重点培育对象,推动农技专家和技术团队进镇入村,多层次打造复合型乡村人才梯队,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持续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另一方面,要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培育机制,除了要不断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落实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培养机制外,还要重视加快培育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生产经营“经理人”,打造一支会管理、善经营、有情怀的农村管理人才队伍。
强保障,留下来。长期以来,要想留住人才,不仅要有乡愁,更要有奔头。要为人才发放安身、安心、安业政策“礼包”,落实薪资、教育、医疗、养老措施,解决其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对于服务乡村的青年,进行多层次的政策奖励,除了经济补贴外,还要设立荣誉机制,让服务乡村成为广大青年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