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力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围绕需求引人才。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出台《汉阴县吸引人才人口若干政策措施》等20余项配套制度,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坚持引凤先筑巢,每年设立人才专项使用资金200万元,分层次对急需紧缺人才予以奖励补贴,加快补齐人才空缺,填补了10余项技术空白。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动人才资源向一线倾斜,近3年共引进招聘各类人才588名,累计从县级以上机关选派600余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帮扶,381名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统筹兼顾育人才。深入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围绕茶叶、蚕桑、猕猴桃等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打造了一支精准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服务力量。实施“万名农民参加技能培训、万名农民家门口就业、万名农民返乡创业”的就业创业“三万工程”,培育致富带头人235人。深入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多层次人才培训,带动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发展壮大。通过“双培双带”,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培育农村能人5476人,创办企业、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503个,培育产业大户1230户,60余名能人进入村级班子,打造了一支“不走的农村工作队”。
搭建平台用人才。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才理念,近年来共引进高端人才31名,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32名,确定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返乡创业项目23个。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和“校企合作、院地合作、项目引才”等柔性引才举措,与建行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建立了人才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人才、智力“刚性引进”向“柔性使用”转变。实施“一业一站”计划,建立专家工作站7个,培育蚕桑、茶叶、猕猴桃等产业发展平台3个。
多措并举留人才。坚持以情感留人、待遇留人、发展留人、事业留人,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大放异彩、建功立业。差异化设置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津贴,足额预算镇、村两级运行经费,为村干部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定期免费体检,及时提高村干部待遇补贴,800余名村干部享受养老保险补贴。叠加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费补助和乡镇人员工作津贴两项制度,确保乡村教师待遇高于公务员,吸引优秀教师回流农村、扎根山区。在乡镇卫生院推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村医以镇为单位统筹核定工资标准、按月考核发放,同时为村医购买职工养老保险,县镇村三级医务人员工资待遇得到有力保障,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