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勉励年轻干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抓好“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指明了方向。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优秀青年是年轻干部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后备力量”。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的百年大计,也是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立大志,要有敢担大任的“志气”。大志之为大,志在为国为民。周总理少年求学,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追求“禾下乘凉梦”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用一生追梦圆梦,把功勋写在大地上;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行医七十余载,救治1.6万患者远离病痛的折磨,大医精诚、大爱无疆,他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年轻干部立志需趁早,要立志做大事,而非立志做大官;要立志立大功,而非立志发大财,努力做到志存高远,心境澄明,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前进的方向,在人生道路和漫漫征途中方能行稳致远。
担大任,要有勇挑重担的“骨气”。担当是履职之要,是党的干部必备的素质;骨气是面对困难时勇挑重担、勇克难关的精神气质。《长津湖》影片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度严寒、缺吃少穿的条件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影片中这样一句话深深震撼了我:“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之基,是一代代热血青年勇于拼搏、不懈奋斗,甘于以身报国,舍“小我”筑就“大我”的生动写照。生逢伟大时代,我们何其有幸能够享受着新时代的和平阳光,惟有不忘初心、不断奋进,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年轻干部要递接好前辈们给我们擎起的旗帜,守护好前辈们为我们打下的江山,珍惜大好青春,努力练好内功、提升素质、增强修养,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在艰难困苦中摸索前行,以“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决心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意志,砥砺担当之志、磨砺担当之勇、提升担当之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熔炉中练就一副能打、能扛的“铁肩膀”。
成大才,要有堪为重用的“底气”。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而年轻干部更是这支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伟业密切结合,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头脑,练就过硬本领,坚持学以致用,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无论立足于任何岗位,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在基层实践锻炼中努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做到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用实际行动做一个让党组织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敢担大任、勇挑重担,在重担的压力下激发潜能、磨砺意志;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在时代浪潮中,惟有搏击风浪的勇士才能紧握梦想的航舵,惟有真才实学才能成为乘风破浪的先锋,要干一行、悟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珍惜韶华,拼搏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