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党员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也是党员干部认识的再深化、思想的再洗礼、作风的再整肃。怎样提高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每名党员同志需要深思的问题。如何避免批评自己轻描淡写、批评别人不痛不痒,真正起到“排毒治病”的作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扪心自问、多说“硬话”,多说一针见血、实用管用的真话实话,让民主生活会充满“辣味”。
多说“掏心窝子”的话。不走心的民主生活会就是一本正经的“花拳绣腿”。召开民主生活会的目的就是要对照科学理论、党章党规和先辈先进等,对个人思想、工作、作风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透视和“体检”。要把自己晾晒在阳光下,用“照妖镜”“显微镜”照出思想、工作上的“污垢”、缺陷和不足,制定落实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及时“洗澡治病”,以期达到“排毒去污”、焕发新生的目的。要通过深刻反思,多说实实在在的话、真心实意的话,想方设法把问题找出来、把原因剖析透。如果讳疾忌医,害怕揭短亮丑,就必然沉浸在自我满足、自我欣赏的病态中,甚至会因为“温水煮青蛙”,把小毛病拖成大症候,甚至拖成无可救药的“癌症”。
多说“红脸出汗”的话。怎样避免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就是要多一点“针尖对麦芒”,多说点听了让人如坐针毡、脊背发凉的话,多说点让人想“拍案而起”的话。这样的话才更有生命力和冲击力,才更能戳到“痛处”,激发对方痛定思痛、知耻后勇地下决心“刮骨疗毒”。如果人人都“鸭子背上一瓢水”“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的“温馨气氛”是毫无意义的。提批评意见就要见人见事见思想,有血有肉有骨头,要点到具体事例上,要让对方心服口服、无可辩驳。同时,让对方红了脸、出了汗,还要提出解决问题、弥补短板的建议和对策,真心帮对方改进提高。这样的批评才更客观、更立体,更充满人情味,这样的批评也才更“硬气”。
多说“触及灵魂”的话。通常情况下,很多同志开展自我批评还能“放开手脚”,但要大胆地批评别人,也许就会顾虑重重。既担心话说重了得罪对方,又担心话说多了让对方难堪,更担心批评了对方被对方记恨,甚至给自己“穿小鞋”。要打消这个顾虑,就要求所有同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本着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态度接受批评,本着关心关爱、治病救人的态度批评别人,把民主生活会开成“揭短亮丑、思想交锋、强筋壮骨”的会议。要敢于讲真话、勇于说实话,多从思想根子上找毛病,多从工作作风上找问题,多从工作方法上找缺陷,多提一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批评意见,真正触及对方灵魂。不要每次批评都是“理论学习不深”“工作不够大胆”“工作创新不足”等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话。
民主生活会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问题的重要方式。只有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本着一颗公心、真心,多说真话、不说假话,多说实话、不说套话,自我批评直击痛处,批评别人切中要害,才能真正发挥民主生活会诊断、纠偏的积极作用,才能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