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汉阴县推行“三联”工作机制纪实

2021-11-11 16:55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引言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脱贫攻坚摘帽后,如何发挥党建引领和保障作用,探索形成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方法路径,是各级党组织当前亟需研究破解的重大课题。汉阴县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实践,勇于改革创新,推行“三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绘制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汉阴获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县”等多项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全域推行“三联”工作机制试点单位。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汉阴县推行“三联”工作机制纪实

山雄水奇秦巴地,钟灵毓秀汉阴城。汉阴县地处陕南秦巴腹地,全县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1.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近27万。针对全域脱贫摘帽后出现的农业产业跨村发展、易地搬迁群众跨村居住、资源要素跨村流动的新情况、新动向,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汉阴县积极总结完善涧池等部分镇2018年以来先行实践做法,于2020年全面推行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三联”工作机制。全县各级党组织以支部联建为核心,以产业联盟为路径,以资源联享为目的,优化基层组织设置、产业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区域化协同发展,形成党建促产业、产业带民富、民富生态美的良好发展格局。

第一篇:支部联建,“联”出更强战斗力

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共居住443户1749人,均来自周边6个镇的搬迁群众。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成为社区党支部的头等大事。

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欧波:“搬迁群众在这里没有土地和固定收入,存在返贫的风险,我们非常着急。正当此时,县委印发了“三联”工作机制的文件,为我们破解了难题,提供了路径。”

当时,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一笔产业奖补资金,苦于没有发展产业的土地资源。而相邻的兴隆、西岭两个村有大片的闲置土地,但缺乏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都同样面临发展难题。平梁镇党委把兴隆佳苑社区党支部,与兴隆村、西岭村党支部结成联建对子。从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做起,互派干部挂职,实行支部以强带弱、先进带后进,共商发展思路,共解发展难题。

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欧波:“我们联建后,统一思想共识,打破村域界限,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标准化密植桑园1500亩、养蚕工厂20处,林下养鸡15000只。与西岭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研发桑叶茶,提升附加值。去年实现利润11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涉农企业和农户‘三方受益’!”

汉阴县把推行“三联”工作机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着眼产业规模覆盖、产业链条延伸、优势资源互补和支部以强带弱等需要,按照村村联、村企联、城乡联、内外联等方式,实行支部结对联建或区域联建。86个村村、90个村企、112个城乡、8个县域内外联建对子通过队伍共带、产业共育、大事共办、难题共解,有效破除产业链延伸、区域共同发展障碍。

汉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冯子惬:“党建是抓手,服务发展是目的。推行“三联”工作机制,出发点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落脚点是倒逼基层党组织把重心放在促乡村振兴、抓发展上来,通过支部结对联建,促进优势资源效益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真正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群众共同富裕。”

第二篇:产业联盟,“联”出集约效应

观音河镇是国家一级水源地保护区,如何守护好这里的绿水青山,又能依托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助推乡村振兴,镇村干部和产业大户一直在寻找对策。

汉阴县观音河镇药王村党支部书记李明强:“各村都面临缺资金、无技术、愁销路等问题,村村各自为战,产业做不大,效益上不去。”

观音河镇党委把发展猕猴桃的6个村进行联建,成立观音河镇猕猴桃产业联合社及联合社党支部,实行“四化五统一”,即产业发展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市场化及统一选地、统一技术、统一物资、统一苗木、统一品牌,整合项目资金1389万元,发展优质猕猴桃2500亩,2021年试果期收入达70余万元,带动610户群众受益。

汉阴县观音河镇药王村党支部书记李明强:“通过产业联盟、产品联销,我们扩大了规模,形成了品牌,明年进入丰产期效益将会更好。”

48岁的刘美全是观音河镇义兴村的猕猴桃种植大户,他种植的14亩猕猴桃,今年喜获丰收。

观音河镇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社员刘美全:“有技术员的统一指导,今年的果子比往年大得多,价钱更高,销路也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针对产业发展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汉阴县以联建主体党组织为“中枢”,采取同质联营、异业联动、龙头联带等方式,有效对接产供销,建立产业全链条,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新组建县级和镇级主导产业协会10个,村级经济合作社141个。新发展蚕桑、茶叶、果蔬等特色产业6.89万亩,形成了“南茶北果川道园”的产业布局。

第三篇:资源联享,“联”起稳定增收链

“下一位易健巧,入股资金8000块钱,分红440块钱。”

2021年10月8日,双乳镇双乳村、江河村和集镇社区联合召开社员分红大会。如今这红火的千亩荷虾共养产业,得益于双乳村、江河村和集镇社区党支部结对联建。2018年底,由于经营不善,双乳村的几百亩荷塘日渐荒废,而其相邻的江河村养殖的小龙虾正供不应求。两个村和社区党支部结对联建,实行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整合了水、电、路、渠、土地、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培育荷虾共养产业,扩大原有规模,迎来了新的转机。

汉阴县双乳镇江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余:“2021年前9个月,我们产值达到150余万元,支付村民务工费用30余万元。180余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社务工、带资入股分红等形式获得稳定收入。”

汉阴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推动优势资源共用、发展成果共享。一方面,联建各方实行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跨地域、跨行业整合。另一方面,建立完善股份化、协作化、多元化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入股分红、协作分成、劳务报酬等方式,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集体经济成员,为促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01元、增幅7.9%,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32.2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9.19亿元。今年前6个月,全县生产总值53.1亿,同比增长14.7%。

中共汉阴县委书记刘飞霞:“通过推行‘三联’工作机制,把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力量聚合的理念从各村内部扩展到外部,促进各类发展要素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空间流动,推动各村“抱团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有效解决了党建与发展结合不紧密、产业发展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形成了抓党建促脱贫成果巩固、促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全县通过联席会议、联动考核、定期培训和互派干部挂职等联建运行保障措施,使“三联”工作机制在汉阴落地生根,全县村级党组织由“单兵作战”向区域“协同抱团”转变、产业发展由“离散运行”向“集约经营”转变、资源配置由“粗放配置”向“精准供给”转变。全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干部人才队伍持续优化,村集体经济稳步壮大,产业融合发展质效明显提升,促进脱贫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此项工作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组织人事报和当代陕西等中省主流媒体深度报道。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汉阴继续团结带领31万勤劳智慧的汉阴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谱写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建设锦绣汉阴新篇章,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