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党建领航 振兴乡村

2021-11-11 14:30 作者: 来源:汉阴县委组织部 字体大小:【

汉阴县委始终铭记“让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于心,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力在夯实责任、建强队伍、健全机制和强化治理上下功夫、求实效,致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一、在提升站位中强化担当。思想引领上,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组织乡村振兴专题讲座300余期、集中宣讲165场次,举办各类主体班次12期,让“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全县上下统一认知、共同行动。夯实责任上,扛牢压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纵向上建立县镇村三级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清单,明确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7项责任24项任务,村级党组织书记6项职责20项任务;横向上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12个县直部门具体负责的6大类21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内联上健全由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抓、股室联镇督导工作机制,构建起上下联动贯通、横向密切协同、内部一体发力的责任体系。推进落实上,成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建组织和人才振兴等10个专项工作组,制定印发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和组织、人才、产业等5个振兴《工作方案》;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述职评议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制度,倒逼各级干部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二、在尽锐出战中增添力量。一是选优“生力军”。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坚持”三个必须”选优配强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即:必须熟悉农村工作、必须为农业产业技术人才、必须为各单位年轻后备干部,全县重新调整选派108名第一书记、190名工作队员驻村,做到帮扶力量有增无减。二是育强“主心骨”。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论”用人导向,抓住镇村换届契机,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59人,镇领导班子中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占比达98%;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降至41岁,大专以上学历261人,实现“两升一降”“双好双强”;同步推动156个村互派干部实训,选派55名村干部到联建企业锻炼。三是增强“软实力”。与江苏省农科院签订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与建行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建立人才战略合作关系,引进17名高端人才,回引32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确定23个返乡创业项目,以“人才+项目+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定向选派381名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产业指导员下沉一线、服务乡村,切实将人才“软实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三、在推进“三联中走在前列按照市委安排,率先开展整县全域试点,把“三联”工作机制放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统筹谋划推进,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富功能,拓宽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路径。一是“支部联建”筑牢战斗堡垒。按照大连小、强联弱、川联山、近联远的思路,141个村、90个企业、56个县直机关党组织,建立15个区域化党组织,其他228个党组织通过村村、村企、城乡等联建方式结成114个联建对子,完善联席会议、干部挂职、集中培训和捆绑考核等五项运行制度,推行班子共建、发展共商、难事共解,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显著提升。二是“产业联盟”做强富民产业。以联建主体党组织为“中枢”,采取同质联营、异业联动、龙头联带等方式,有效对接产供销,建立产业全链条,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全县新组建主导产业协会10个,村级经济合作社141个,培育企业、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503家,新发展蚕桑、茶叶、果蔬等特色产业6.89万亩。三是“资源联享”促进共同富裕。以租赁、联营、参股等方式,推动联建各方土地、林地和信息、人才等生产资源跨地域、跨行业整合,累计盘活土地12.7万亩、资金8660万元,实现资源联享联用。建立股份化、协作化、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将集体收益与群众利益紧密捆绑,促推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同增收、共致富。全县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01元。

四、在创新治理中凝聚人心创新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三线”联系织好服务纽带。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村民为纽带,全县4600名农村党员、629名人大代表、2354名中心户长联系农民群众全覆盖,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听取群众意见诉求,帮助解决困难。二是“两化”路径织密服务网络。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路径,设立4386个网格,“三线”人员担任网格长,将矛盾纠纷、人居环境、政策宣传等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同时,按照家庭收入、利益诉求等情况,将全县10.3万农户划分为放心户、关心户和连心户,因户施策,精准服务,消除了治理盲区。三是信息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建成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综治维稳、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321”乡村治理信息系统,收集信息3000余万条;开发“321”民情在线公众号,整合组织、民政等部门资源,打破行业信息壁垒,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及时办结群众诉求8000余件,形成“群众动嘴、数据跑腿、干群鱼水”良好局面,广大群众更加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