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共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总支部委员会

2021-07-27 10:35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大小:【

明星村党总支充分发挥蚕桑产业自然优势和鎏金铜蚕文化优势,围绕“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建引领兴乡村”的思路,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建设“有支部领路、有产业支撑、有文化依托、有旅游休闲、有优美社区”的“鎏金铜蚕”特色乡村,走出了一条“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子,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一类示范村党组织”。2016年4月23日,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曾到明星村调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创新组织模式  建强战斗堡垒

2015年,明星村由原明星、大阳和草庙三村合并而成,3村地域相邻、产业格局相近,根据党员从事产业情况,创新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了蚕桑、生猪2个产业支部和1个综合党支部,明星村党总支由此建立。党总支指导2个产业支部牵头组建蚕桑和生猪合作社,支部书记分别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实行支部联建、资源联享、产业联盟,实现了3个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党支部和党员分工分业、党总支协同推进跨区域发展,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党总支部书记担任负责人,形成“村社合一”模式。为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生活,丰富完善了基层阵地功能,整合资源扩建了含便民服务大厅、图书室、卫生室、警务室、文体广场的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和文体活动。村干部集中办公,辖区内党代表、人大代表轮流坐班为群众提供服务,形成了群众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趟路”的格局,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深化支部联建  助力脱贫攻坚

按照“总支指路,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办法,在党总支统筹下,三个支部分别带领蚕桑、生猪、养鸡三个专业合作社,通过集约土地、聚集资金、集中劳力、生产合作、资本合作、分工分业,以“村企联”“村社联”的形式推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猪—沼—桑、桑—园—鸡”循环发展模式。党员干部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子,主动化解生产生活难题、拉近距离和感情、传授实用科学技术、提供致富信息、实施精准服务。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发展和务工,从企业获得多项收入,实现“产业脱贫”;与企业签订购销协议,以“订单种植”方式提供优质产品,企业托底收购、合作共赢,实现“订单脱贫”;以技能为支撑,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后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实现“技能脱贫”。贫困群众资金匮乏、技术欠缺、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得到解决,收入显著增加。2020年,生猪、蚕桑、养鸡三大传统产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万元,实现分红480户,其中贫困户224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9873元,村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实现了村上有集体经济收入,人人有稳定就业岗位,家家有长效增收渠道。

推行镇村一体 促进乡村振兴

明星村拥有万亩桑海,在石泉县全域旅游战略东线规划中,成为“沧海桑田”景区所在地。2019年,明星村在原有的三项主导产业基础上,开始探索发展旅游产业。同年,石泉县委推行“镇村工作一体化”,按照人员派驻到村、任务量化到村、领导跟进到村;决策同商、落实同抓、责任同担;促群众致富、促集体经济、促基层治理的“三到三同三促”要求,为明星村下沉5名镇干部,将镇干部的党组织关系分别转接到村三个支部,“增援”村级组织力量,组队协同作战,镇人大主席作为跟进领导,全程督导。

结合县上下达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自身发展任务,突出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目标,紧扣“平台共建、事务共治、成果共享”目标,不断深化完善“文化引领、治安防控、法律服务、矛盾调处、民生保障、居民自治”六项机制,工作队量化了27项年度重点工作,形成了镇村工作一体化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逐一明确了责任人和工作时限。规范运用“五步三公开”工作法对村级重要事务、重大事项讨论、决定、实施。

党总支牵头成立了陕西明星沧海桑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从头开始规划、打造乡村旅游。经过半年时间紧锣密鼓的建设,桑树地变成了景点,旧宅变成了民宿,“沧海桑田”景区于2020年十一顺利开园,八天迎来了十万多名游客,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明星速度”。11月15日,录制于明星村的大型互动节目《喜上加喜》在央视3套热闹播出,村民们争相围观谈论,集体“上电视”,像做梦一样。

依托蚕桑产业和鎏金铜蚕文化,旅游公司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和产业升级,景区投资3亿元,建成了西北最大桑品种博览园、安康首个“空中飘流”、精品民宿和果桑采摘园、智能化蚕室等旅游体验项目,成功打造了集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科普研学、农耕体验、特色民宿、自驾露营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商气、人气日趋兴旺,当地百姓推窗见景、开门迎客、就地转岗、农副产品及土特山货就地销售,实现了长效增收。开园半年来,累计接待游客20万余人,综合消费300余万元,带动景区及周边50家民宿、餐饮及2000多名农民增收和150名群众就地创业就业,其中贫困户直接参与达80多人,为乡村振兴高起点起步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