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在全市组织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十大工程”,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选优配强充实一线力量
组织实施基层干部招育工程,以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招聘为重点,每年结合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岗位空缺情况,及时补充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结合基层教育、卫生、农林水、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和编制空缺情况,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等方式,为基层招录招聘100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截至目前,已招录招聘57人。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实际,每年遴选100名新招录招聘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农林水专业院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业培训。今年,全市招录招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185人,目前已经完成笔试和面试等工作环节。
多措培育提升振兴能力
组织实施乡村教师医生培训工程、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乡村工匠培养工程、乡村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乡村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健全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培训机制,采取分级分类培训办法,对乡村教师、乡村医生进行轮训。组织6期800余名教师赴山东、南京、长沙等地参加域外培训,选派48名市县医疗卫生单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到国内知名大型三级医院或省级以上单位进修,363名市县镇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技术骨干到省市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学习。以村“两委”负责人和新当选村干部为重点,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跟班学习、学历提升等方式,着力增强村干部驾驭全局、引领发展、服务群众、依法治理的能力素质。围绕全市“5+X”主导特色产业发展,以促进农业农村高素质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深入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先后组织以乡村手艺人、种养殖能手、非遗传承人、个体经营者等“土专家”“田秀才”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乡村工匠专项培训。截至目前,开展技术技能培训2.6万人次。以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乡村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为重点,加强乡村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累计举办文旅人才培训班20余期,培训文化旅游人才1500人次。
人才下乡支撑产业发展
组织实施市县专家基层一线帮扶工程、科技人才下乡兴农工程。围绕全市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派千名市、县专家到基层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帮助基层聚集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急需人才,为基层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全市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领域科技人才为主要对象,今年以来,选派了620名市县专家和800名科技人才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推动全市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广聚归雁赋能乡村经济
坚持把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就业作为“归雁经济”的重要抓手,按照“产业引人、事业留人、乡情感人、企业主体、政府作为”的工作原则,大力组织实施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引工程。建立安康籍在外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对有一定经济实力、有返乡创业意向的在外创业人士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加大家乡发展变化、投资政策、优势项目宣传推介力度,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积极回引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兴业。今年6月,组织举办“归雁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大会,向“安康市返乡创业优秀企业家”代表颁发“金州优才卡”,现场发布《安康市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就业九条措施》,对返乡创业人员给荣誉、给政策、给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回引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兴业近千名,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00多亿元,涉及富硒产业、旅游康养、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
培树典型激发创新活力
组织实施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工程。以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青年农民工、农村留守青年等为主要对象,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加大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力度,重点培养一支农村青年创业生力军,培树一批乡村振兴青年示范典型。大力开展农村青年“领头雁”培训,全年培训青年人才6000人。大力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完善青年返乡创业的服务链条,提供政策信息、孵化场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支持等服务,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培育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点15个。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典型选树活动,设立乡村振兴青春行动专项荣誉,选树一批青年身边的可学、可亲的乡村振兴青春榜样,培树青春建功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