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是全国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核心区,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搬迁人口达94万,占全省搬迁总人口的40%。“百万大搬迁”有效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现实困境,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却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新难题。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为做好全市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康按照“一核三区五治”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推动产业培育、就业扶持、社区融入等,有效破解难题,为全市高质量脱贫摘帽、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强“一个核心”,夯实搬迁社区党建堡垒。有了党组织,群众才有归属感。紧紧围绕建强党组织领导核心,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易地搬迁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抓党建、壮队伍、优保障、建制度、强引领”思路,创新 “五个五”工作模式,破解体制机制壁垒,统筹各类资源、服务、力量向搬迁社区下沉。构建高效组织体系。坚持“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在300-500户以上且具备条件的安置点单独组建党组织,300户以下的联合、挂靠组建党组织,不具备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和第一书记、设立群团组织的“五种方式”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同步成立安置点自治组织,推选优秀搬迁党员担任楼长、户长,在小区、楼栋、网格成立党小组,不断延伸党建触角、扩大覆盖面。全市共建立易地搬迁社区党总支11个、党支部63个、党小组136个。坚持党建带群建,同步组建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推动成立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构建党组织领治、搬迁群众自治、其他组织协治、物业公司参治“四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打造过硬干部队伍。为确保搬迁社区“有人管事”“管的好事”,着力建强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和后备力量“五支队伍”。采取从担任过村组干部的搬迁党员群众中优选、跨区域遴选、党建指导员或第一书记转任等方式,将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党员干部、能人大户推选进新建社区“两委”班子。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每个新建社区配齐公共服务员、就业指导员、文化服务员、社会治理员“四员队伍”。大力实施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优秀本土人才回归、后备队伍培养“三大工程”。全面推行搬迁社区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和党员积分制管理,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夯实为民服务基础。全面落实新建搬迁社区干部补贴、党建工作经费、办公服务经费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远程教育设备配备“五项保障”。加大搬迁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公共服务场所建设投入力度,全市共投入7800余万元,为每个新建社区打造一个500平米以上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并配齐远教设备、建设示范广场。同时,将搬迁社区基层组织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分别按照城镇、农村社区保障标准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办公服务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实行社区干部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一肩挑”后的党组织书记工资待遇逐步增长,保证了社区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为群众办事服务。规范基本运行制度。全面规范搬迁社区基本运行制度,建立“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制度”,要求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上级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资金项目均以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全面凸显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针对搬迁群众“人搬来城镇、户籍在农村”的特点,建立“原籍管理林和地、社区管理房和人”双向管理服务制度,确保搬迁群众各项权益衔接到位、不受损害;建立“包帮联建制度”,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包联,市(县)直部门帮扶,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点,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具体负责”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在全市重点打造22个易地搬迁社区示范点,组织帮联党员深入搬迁社区开展“家访”活动6000余次,把服务和关怀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实行“双网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用好“网络党支部”和“智慧党建”平台,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上办”;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编制《社区“小微权力”事项清单》《社区班子主要负责人责任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实施“三区同步”,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对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全面推广平利做法,大力实施社区工厂、产业园区与安置社区建设“三区同步”,通过“三个全覆盖”,推动先业后搬、以业促搬、以岗定搬,打造群众乐业安居的幸福家园。聚焦基础先行,实施社区配套设施全覆盖。按照“靠园、靠路、靠镇、靠城”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安置区的规划选址,确保安置地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潜力和就业容量。同时,以党组织活动阵地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建成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扶贫电商网店等基础配套设施,为党员干部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力整合行业力量,以党组织为主渠道对接配套项目、落实项目资金,加大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配套平价购物、日间照料、民事调解、医疗卫生、儿童托管等基本服务机构或站点的“15分钟服务圈”。同步发展“小餐馆”“小菜园”“小库房”“小公墓”等惠民利民小项目,解决搬迁群众吃菜难、物资堆放难以及婚丧嫁娶、文明殡葬等问题。同时,积极推动乡愁馆、民俗馆、红色文化馆、阅览室、休闲广场等公共文化娱乐平台建设,缓解搬迁群众故土难离的思乡情结,切实增强融入感与归属感。聚焦创业就业,实施社区工厂全覆盖。坚持把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作为各级党组织抓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摸清搬迁社区劳动力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利用“紫阳修脚”“旬阳建工”“汉阴厨师”等劳务品牌,将技能培训与当地特色产业、安置区用工项目、劳务输出项目相结合,采取在职培训、以工代训、校地合作等形式,对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实行“菜单式”就业技能培训,共组织开展技能培训6万余人次、创业培训2000余人次,实现转移就业12.39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7451人,成功自主创业 1007人。同时,为满足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共设立1亿元文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推出“新社区工厂贷”,大力扶持以毛绒玩具等文创产业为主导的新社区工厂,推动100户以上安置点新社区工厂“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共累计建成新社区工厂691家,共吸纳就业2.17万人,实现了“一户一人稳定就业”目标。聚焦产业带动,实施产业园区全覆盖。以生猪、魔芋、茶叶、核桃和生态渔业五大主导产业为主,结合各县区实际,引导有条件的安置区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对在城镇附近的安置区,引导发展农产品运销、加工和商贸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和“千村千园”工程,采取“支部+市场主体+搬迁户”模式,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财政资金注入经营主体配股分红等方式,盘活耕地、林地以及复垦的旧宅基地,使搬迁群众以土地入股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园区务工得薪金,实现了在产业链上致富增收。全市共建成易地搬迁产业园区(基地)756个,培育市级航母型现代农业园区50个、县级航母型现代农业园区 50个,辐射带动成立农业企业(合作社)954个,共吸纳8.3万户、15.61万搬迁群众就地就近稳定就业增收。
坚持“五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针对搬迁群众卫生习惯、劳动纪律意识淡薄、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还不能完全融入城镇居民生活的现状,我市围绕搬迁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政治领航、自治为基、法治保障、德治引导、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引导搬迁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新生活。坚持政治领航。坚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建全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激发自治活力。合理划分全市搬迁安置点村(社区)自治单元,全市新批复成立搬迁安置社区居委会54个,进一步明确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同时,大力推行“居住簿”制度,为搬迁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证,全面夯实群众自治基础。同步设立自治组织和各类群团组织,依法组织开展居(村)委会选举,建立居(村)民代表大会、党建联席会、业委会等议事协调机构,制定《新市民公约》,有效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激发搬迁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法治保障。着力构建以网格党小组长、楼栋长、党员中心户长为核心,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群众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机制,全面推动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和“一社区一辅警” 建设,深入开展法律“八进”、审判“五进”等活动,切实提高搬迁社区居民遵法守法意识,营造安全稳定的社区居住环境。突出德治引导。深入开展新民风建设,用好“一约四会”,广泛设置“善行义举榜”“新民风文化墙”,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积分超市”,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道德评议,大力弘扬诚孝勤俭和文明乡风,坚决摒弃“慵懒散、等靠要”思想,引导形成文明和谐、崇德向善、自立自强的社区风气。搬迁群众自发成立“治安巡逻队”“义务清扫队”“文明新风宣传队”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2000余个,社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强化智治支撑。以建设“智慧型”“服务型”搬迁安置社区为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互联网+党建”等,充分利用“安康智慧治理”“智慧党建”等平台,全面实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一键办”等,为广大搬迁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