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住进楼房,还能像城里人一样成了上班族,这日子越过越好咯!”家住在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的易地搬迁户肖大芳一边绕着电子线圈,一边说。肖大芳一家是2019年搬到和顺家园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居住的。
提起之前的居住环境,肖大芳感慨万千,住的土墙房子,下雨了它就漏,外面大下屋里小下,走路一下雨就一身的泥巴,孩子上学条件也差,所以生活质量一直提不起来。现在好了,一家人搬进了集镇中心的安置小区,自己在安置房楼下欣益电子厂当起了“上班族”,孩子就近在镇小学上学,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了。
像肖大芳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在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就有121户。“搬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深山老林只是脱贫的路径,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乐业安居,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曾家镇党委书记陈德钧说。
为此,在镇党委指导下,和顺家园社区于今年2月成立了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搬迁群众走上幸福路。
党建引领,组织服务暖民心
“在居委会也能交合作医疗了呀?”社区居民柯贤均惊喜地问。在和顺家园居住的很多居民由于年龄大或文化程度低,不会用智能手机交合疗。之前,有些居民只能为交个合疗等简单的小事,翻山越岭回到迁出村办理。现在,社区申请了合疗缴纳机,由专人提供合疗缴费服务,不出小区即可办理。
为解决搬迁群众“难办事”的问题,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了“组织服务中心”,统筹共青团、妇联、残联、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力量,梳理出包括合疗缴纳、低保办理等31项便民服务事项,确保搬迁群众在迁出村能享受的便民服务,在搬迁社区也能享受。
为及时掌握和满足居民需求,社区党支部建立了党群联络制度,党员分片区负责征集居民生活需求,每月党员大会上向支部汇报,汇报的情况作为年度党员评议依据。同时,社区形成了“党支部+楼长+单元长+居民”四级网格服务体系,确保居民需求得以满足。
党建引领,乐业服务稳民心
易地搬迁只是摆脱贫困的第一步,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不能止步于“搬得出”。乐业才能安居,拥有稳定可观的收入是搬迁群众幸福的基石。
为筑牢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幸福基石,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成立了“乐业服务中心”,整合培训学校、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扶贫公司、青创协会等资源,统筹开展就业信息摸底、人员技能培训、转移输出就业、创业招商引资等服务工作,建立搬迁户就业现状、林地资源、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及周边园区岗位“五个清单”,实现劳动力掌握、技能培训、就业安排“三个精准”。
同步强化新社区工厂、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等就业支撑,实现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今年截至目前,乐业服务中心组织培训共172人次,帮助就业71人,确保了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每户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党建引领,安居服务聚民心
“有了党支部就有了当家人!在没成立社区党支部之前,社区就是个垃圾堆,垃圾池满了没人清理,生活垃圾随处放,我扫也扫不过来,管也管不住。现在好了,有人管了,你看这多干净!”社区环卫工伍贵兰指着整洁美观的社区广场说。
从土房到楼房、柴火灶变成电磁炉、搓衣板变成洗衣机,从村民到居民、分散居住变集中安置,如何能让搬迁群众适应这一日千里的变化,快速融入社区生活?
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社区成立了“安居服务中心”通过开展新民风建设、普法宣传、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方式,让社区居民逐渐增强公共意识,掌握常用电器的使用,杜绝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融入新生活。
“安居服务中心”还整合环卫工、公益岗力量管护社区环境及基础设施,为满足居民晾晒衣物需求在阳光充足位置设立20个共享晾衣杆,为解决老年人夜间出行照明问题改装380盏声控路灯,为方便社区残疾人出行散心在广场设立共享轮椅。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不仅仅希望物质上的满足,也需要精神上的富足。“安居服务中心”,统筹社区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托管中心等资源,成立了广场舞、旗袍、太极拳等协会组织,极大丰富了搬迁群众的精神生活,群众融入热情高涨。太极拳协会仅成立4个月,就在第二届陕西省“武林大会”获得了“一金六铜”的好成绩。
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建强三个中心,做好三个服务,不仅让搬迁群众摘掉穷帽子,还让他们走上幸福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