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组部来陕西调研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安康市作“五抓五重五见效”的经验介绍。
安康市共有公务员(含参公)16557人,其中,市级机关3305人,县区机关8992人,镇办机关4260人。中央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意见下发后,全市扎实落实公务员法和意见精神,坚持好干部标准,注重源头储备,加强专业培养,大胆提拔使用,突出从严管理,着力在“五抓五重五见效”上下功夫。
抓改革重规范,增强“管”的科学性
抓住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机遇,理顺市、县区管理体制,印发学习贯彻具体意见,制定《公务员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规范商调转任、任职备案、登记管理、平时考核、表彰奖励等系列文件,简化登记、备案、审批手续,疫情期间部分业务实现审批不见面、人员零接触、工作不断档。稳妥推进六大领域行政执法改革,创新实行“两单式”划转人员,即对完全符合条件人员使用《划转名单》,对不完全符合条件人员使用《暂时安排名单》,既不突破政策界限又不引起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划转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抓学习重历练,提升“育”的针对性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市县联动、分级举办专题学习1490场次,开展“初心使命四问”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广大公务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双基”培训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开展“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分类分领域举办专题班次30多个、培训3800多人次。建成全省首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用好红军纪念馆、毛楚雄烈士陵园、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等特色教育基地,组织2500余名公务员实地学习,选派1300余名县科级后干到脱贫攻坚一线历练,提升适应新发展新任务专业能力。
抓研判重结构,提高“选”的精准性
统筹各层级、各年龄段公务员队伍实际,提出围绕脱贫攻坚提拔使用一批、着眼换届研判储备一批、立足长远挖掘培养一批的“三个一批”发展计划,注重考察在疫情防控、“三大攻坚战”等关键时刻表现。重视基层乡镇队伍建设,合理设置考录条件,县区10%特设职位用于定向招录,3年来新招录1199人,从全国高水平大学定向招录选调生73人,市域外引进483人、外省引进22人,市级机关遴选86人;从急需紧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才中优先调任92人,推动知识、年龄、阅历结构进一步优化。
抓考核重激励,凸显“奖”的及时性
把考核作为依法管理重要环节,强化年度考核、推进平时考核、探索绩效考核。将10县区划分为循环经济发展区域、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聚集发展区域3大类,实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特色指标”差异化考核模式,推行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制度,健全“两单、两考、两通报”绩效考核机制,以“优绩”鼓励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以“劣绩”警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出台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担当作为《五条措施》和疫情防控一线干部《十三条措施》,选派3276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13046名干部驻村帮扶,6000余名脱贫攻坚基层一线干部按规定及时发放未休假补助,提拔重用脱贫一线实绩突出县科级干部2263名,81名防控一线的公务员受到嘉奖、记功奖励,累计“下”干部478名,有效推进全市贫困人口58.17万人(占全省三分之一)清零,10县区全部摘下“穷帽子”。
抓实绩重统筹,强化“用”的导向性
着眼今后3-5年发展需要,制定职级职数使用规划,出台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晋升职级意见,每个层级职级职数总体按照三个“三分之一”把握(三分之一职数用于勇于担当、实绩突出干部的优选优用,三分之一职数用于任职时间较长、群众认可度高干部的鼓励激励,三分之一职数用于年龄偏大退出领导岗位、在岗工作表现较好干部的关心关爱),全市共晋升一至四级调研员324名、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1456名,274名符合条件的镇(办)党政正职全部晋升四级调研员或一级主任科员,实现职级晋升可持续、干部提拔常态化,充分释放并行制度激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