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更“驻心

2020-05-14 08:49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散射在汉滨区茨沟镇二郎村的土地上。9点半,刚从镇上开完会回来的陈小娟,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准备今天的走访入户工作。陈小娟是2018年陕西省定向选调生,安康市汉滨区纪委派驻茨沟镇二郎村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已有两个年头的她,在这片土地播撒下了真情和汗水,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许和信赖。

心系乡梓,点燃内心深处脱贫之火

二郎村位于汉滨区茨沟镇北部,全村15个村民小组,25279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2527人。初到二郎村,陈小娟看到山头上一座座土坯房、一片片荒废的土地、一个个留守儿童,眼前的景象与她求学城市的巨大反差,带来内心的强烈触动。

“我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她的内心思绪万千,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也点燃了一把火。

“立足现实,弄清贫困的根源是什么?放眼全局,思考扶贫的路子怎么走?着力要点,谋划脱贫的重点在哪里?理工科专业训练出来的敏锐思维,让她一下抓住问题的关键,脱贫攻坚真正落到实处还得靠实际行动。为了及时摸清村情户情,和群众拉进距离,她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陈尔安的住房存在安全问题,其本人不主动建房,为做通思想工作,她跑了一次又一次,一句久违的我同意建房,她乐的像个几岁的孩子。大爷,临时救助的资金已经打到您账户,您查一下。”“这房屋漏水,别着急,马上找人给您修啊。”“养老保险要交了,您不在家我先帮你垫上。”“您反映的三店片没路灯问题,正在落实。”......从初到村里的青涩到解决问题得心应手,这个“90姑娘在飞速的成长,也渐渐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做个知心人,知晓民情、心系民事、以人为本。驻村伊始,她把这句话记在日志的扉页,当做对自己的勉励。

真抓实干,只为那份执着和追求

在扶贫工作中,陈小娟始终坚持群众的事大过天,为村民的收入、安全住房、饮水、交通、大病救助等问题,连夜研究解决方案已是家常便饭。

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75 289人,危房改造入住3048人,自来水和电力入户100%全村覆盖,实现全村城乡居民医疗和大病保险的签约全覆盖,建成全村通组公路,主干道安装路灯38盏,实现百姓出门水泥路,夜行灯通明的愿望。

然而,她却另有所思:二郎村要想从根本上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必须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产业固根基是她与村四支力量探索的长期发展路子,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引导社会资金,加大输血总量,增强造血功能。

陈小娟主动承担着方案的起草工作,以核桃、魔芋为主导,经多次多方协调,以支部+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先后引进陕西诚鑫丰源核桃产业有限公司,建成有标准化管护的核桃园1800亩,引进安康芋王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魔芋200亩,实现农户土地流转和园区务工双增收。

在她和四支队伍的带领下,二郎村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初的40%降至2%,点点滴滴的变化,都凝聚着她的真情和付出。

扎根基层,誓把青春洒向这片热土


 这小丫头不简单,现在是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每每见到外人,村支书总会这样夸赞她。从刚开始驻村被村民排斥不信任的小娃娃,到群众的交口称赞,这样的激励和信任,让陈小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信心也更足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也越走越开阔了。尽管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但她还是坚持把点滴小事做好,默默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2020年初,突入其来的疫情,让本该和家人团聚的她,毅然放弃了休假。咱们初二要不不去西安了,我想回单位上班。她小心翼翼地和父亲商量着。在父亲不舍的目光中,她含泪告别家人,面对大雪封山,徒步40多分钟,几经辗转,从大山深处的老家茨沟奔向疫情防控第一线。返岗之后,陈小娟便立即投入工作之中。中原、叶坪镇目前有疑似病例出现,谁愿意去这两个镇?执纪督查组组长问道。陈小娟坚定的说:我愿意。在她执着的要求下,领导同意让她参与此次外勤工作。几天的奔波,她已走过多个乡镇,已熟练掌握大数据排查、三包一责任落实、防疫物资管理使用、交通及餐饮行业管制等情况的她,由外勤变成内务,收发文件、接打电话、上报资料、物资保障,她一点也不敢马虎,从详细指出存在的问题到耐心解答政策,陈小娟还笑称我多年不响的电话也快成了网红电话’”。和大多数冲锋战斗在危险的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党员干部一样,在这特殊时期,陈小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奉献,也更加坚定了她身为共产党人的信念——用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众办实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誓要把自己的青春抛洒向这片眷恋的热土。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紧要关头,更需要坚持不懈,不获全胜、绝不收兵。陈小娟坚持把青春安放在基层的沃土里,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历练人生、实现价值,努力让自己成长为扎根在秦巴大地上的青年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