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2020-05-14 08:37 作者:徐以勤 周瑞儒 来源:市公安局 字体大小:【

5月10日上午,市公安局来了一位身背挎包的群众,声称是专门来送感谢信。

值班民警接待后,认真询问了解到事情的原委。来访者龚纪隆,是旬阳县金寨镇珍珠村四组村民,68岁高龄的老龚,凌晨四点钟就起床,步行80分钟的山路,然后乘坐班车、公交车,辗转来到市公安局,专程感谢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和治安支队长康健。龚纪隆一家是低保贫困户,家中仅有他和老伴两人,年老体弱、疾病缠身。他为何不辞辛劳、执意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安康送感谢信呢?经过深入了解,探寻到了一桩感人肺腑的真情帮扶故事......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是金寨镇珍珠村的真实写照。因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贫困发生率偏高而被确定为旬阳县七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龚纪隆夫妇只有一个女儿,出嫁后就只剩他们老两口了。龚老汉患有高血压,生活的重担就落在老伴身上。接近花甲的老伴郭理莲一无文化二无技术,只能守在家中围着几亩薄地转,靠着国家的低保金勉强度日。

家中房屋破烂无力修缮,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加之龚老汉体弱多病,日子过得很是煎熬。

2018年,市公安局包联珍珠村,派出强有力的4人驻村工作队。

结合龚纪隆的家庭情况,工作队精准施策,将“八个一批”脱贫政策落实到户。对其房屋进行了加固修缮,补助2.1万元;带着老龚到镇卫生院进行体检筛查,办理了慢性病证,享受慢病用药补助;将坡地退耕,享受生态补偿;动员发展产业,免费提供80斤魔芋种,养猪2头,给予产业奖补5000元;发挥村级光伏电站及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配置的带贫益贫作用,每年分红1000余元;实施改厕改圈环境综合整治,发放水泥2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改变了老龚一家的处境,往日紧锁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市公安局制定了党员民警结对帮扶措施,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一帮一、全覆盖,确定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治安支队长康健同志帮扶老龚一家。康健多次深入到他家,详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发展意愿和面临的困难,采取有的放矢、靶向治疗的策略,倾力帮扶。先后给龚纪隆家添置了席梦思、沙发、茶几等家具,捐赠了一大批被褥、衣服、鞋袜,时常接济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每次探望还不忘给老龚带些降压药,逢年过节总是少不了慰问金。今年元月,还花9000余元一次性购买了他家的一头生猪。
驻村工作队和结对民警的双帮双扶,使老龚一家彻底改变了生活面貌,摘掉贫困的帽子,迈进了新生活的大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沐浴着党的惠民政策和公安民警关爱的阳光,龚纪隆内心被深深地打动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是他便特意制作了锦旗、找人代写了感谢信,感恩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他的民警。

一头白发的老龚说道:这么多年,我从没有受到过这么好的关怀,要不是有你们的帮助,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能过上今天的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你们的恩情,我一辈子都记得

听着老龚朴素的话语、望着他那满意的面庞,我们无比欣慰、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