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阳县东南52公里,有这么一个地方,它与岚皋县仅一河之隔,在这里,人们会经常说起“安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这个名字,村上的很多地方也留有它的痕迹,它就是紫阳县洄水镇连桥村。
2017年12月,为加大脱贫攻坚协作帮扶力度,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被安排为紫阳县洄水镇连桥村脱贫攻坚市级帮扶单位,从此,与这个山沟小村结下了不懈之缘。
群众致富好参谋
连桥村位于洄水镇北部,全村总面积12.27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709户2249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6人1324人,占全镇总脱贫人口的24%。
这里的群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常年在外地打工或者做点小生意,他们的收入基本上有保障,也超过了贫困户的标准。另一种是在家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孩子或者赡养老人,他们收入和前一种相比差距在2倍以上,后者也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最集中的特点。如何让这部分群众增收脱贫,是该村脱贫攻坚面临的棘手难题。
为破解这个难题,2017年12月,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决定派遣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朱华科长和农技专家高级农艺师张飞鹏分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两位同志到岗后,迅速和村两委以及驻村队员对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遍访,进一步掌握每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情况以及想法,然后逐户认真研判,因人因户施策,为每名贫困群众确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和增收途径。
家住11组的贫困户方万仲说:“以前靠种植玉米、红薯为主,一家人勉强维持生计,驻村队员了解情况后,帮我制定了养羊、养鸡计划,近几年每年增收20%,去年已搬进三室一厅的桃园小区,目前生活得到极大提高”。
“我今年60岁,外出务工许多工厂嫌我年龄大,从2018年起,我们村建立了绞股蓝企业,当年我向它流转土地5亩收入2500元,现在在园区务工每天收入80元,年劳务收入都超过17000多元啦,这是以前在家想都不敢想的”。家住10组的贫困户杨志才自豪地说道。
像方万仲、杨志才这样的例子在连桥村还很多,2019年末,连桥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全村仅剩17户30人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1.33%,已全面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
产业发展好助手
连桥村的群众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收入,原因在于他们找到的增收致富的奥秘,这个奥秘就是鼓励、帮扶主导产业发展,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连桥村8组的方元礼长年在外打拼,从事煤矿工作,手上有些积蓄,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上他,动员他发展绞股蓝种植,起初他还有所顾虑,但在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多次动员后,用真情打动了他,最后他流转土地120余亩,创办了紫阳县燕山富硒绞股蓝有限公司,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又结合行业优势,专门为其联系了绞股蓝行业龙头企业平利兴山绞股蓝专业合作社,让一对一帮扶指导,传授技术要领、拓展销售渠道。目前企业发展稳步壮大,已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紫阳县天茂富硒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天茂说:“前几年部分茶农思想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其茶园管理粗放,为此他找到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市支队知道情况后,积极协调有机肥10吨帮助茶农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并帮助进行标准化生产,目前通过改造提升,茶农收益增加,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企业带贫能力不断增强,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目前,在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积极协助下,在洄水镇政府的倾力支持下,连桥村产业发展基础雄厚,拥有企业(产业大户)10家,形成以茶叶、绞股蓝、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70户,增收81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
结对帮扶好朋友
“老陈,你还是先回家照顾一下刚做完手术的妻子吧,村里面工作有我们”!这已是驻村工作队队长孙先庚第三次催促老陈回家了,这里的老陈是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2019年派驻连桥村的第一书记,他的妻子患有短管结石,目前刚做完手术,但是老陈没有回去。
原因是他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李志六发生了车祸,全家的顶梁柱突然倒下了,对这个家庭打击很大,老陈一边勉励他鼓起生活用气,一边帮助他争取互助资金,谋划转型发展,这样李志六的家庭生活慢慢好转。
2018年驻村工作队员张飞鹏在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来不及回家休息,就投入到紧张的驻村帮扶工作中。像陈道冰、张飞鹏等之所以对群众的事情超乎寻常的关心,一方面源于他们身为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另一方面是单位的结对帮扶机制在起作用。自2018年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一直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行动作为脱贫攻坚帮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党员包抓联户工作机制,与贫困户建立结对朋友关系,不定期走访,不断增强与贫困群众的联系。
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刘继瑞表示,自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坚持领导亲自管、大家真心帮、驻村队员倾情抓的原则,以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为目标,积极作为,奋力当好脱贫路上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