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 页>安康市先锋网>人才工作

石泉: 厚植沃土 迎雁“归巢” 让“家乡人”服务建设家乡

2020-03-23 15:08 作者:唐清 陈伟 来源:安康市石泉县委组织部 字体大小:【

乡村要发展,关键是人才。近年来,石泉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助推器”作用,注重加强本土人才培育,以“归雁工程”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机制,实现了“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产业回乡”,为助推全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引回+培育”,形成聚才效应。注重引育结合,坚持“边引回、边培育”和“引回一个、培育一个、成熟一个”的思路,打造一支留得住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情“引”按照思想有境界、投资有实力、经营有能力、帮带有方法的“四有”标准对外出创业人才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外出精英人才信息库。打好“家乡牌”“感情牌”“亲情牌”,吸引和鼓励石泉籍商业翘楚、能工巧匠、大学生、农民工等各类在外人才回归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精心“育”。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把返乡创业人才纳入创业培训体系,开展创业培训课程,开阔创业思维,提升返乡人员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聘请32名市县各领域知名专家定期为返乡创业人才开展专题讲座,提高返乡创业人才专业水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地实训、实践锻炼、学历提升等各类免费培训,丰富返乡创业人才的实践经验,着力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返乡创业人才队伍。结对“帮”。落实优秀企业家对口帮扶创业型能人结对帮带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支持等手段,以培训学校、专业机构培训为主,专家“一对一”“一帮一”“一带一”为辅的返乡服务模式,提升返乡创业人才的经营能力。三年来共引回返乡人3304人,创业项目主要集中第一、第三产业,其中2193人回流至基层一线,占总人数的66.4%2019年共为返乡创业人才开展技能培训182686人次。

“环境+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强化对返乡人才从组织上引领、政策上扶持、金融上支持、环境上保障和政治上激励,积极搭建返乡创业的发展平台。优化创业环境。出台《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石泉县培育和发展社区工厂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放宽返乡创业准入门槛,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新社区工厂和扶贫基地扶持力度,促进创业、就业、产业“三业”协调发展。落实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就业培训、社保补贴等补贴政策。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每年开办银企对接会、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倾听创业者呼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入驻孵化基地的返乡创业者减3年房租和水电费,优先办理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实行立项审批、土地征用、环境评估、人才招聘“全托式”和“一站式”服务,使更多返乡创业人才享受到了公共孵化服务和政策优惠。三年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3亿元,扶持返乡农民工等成功创业3112人。营造浓厚氛围。每年开展“十佳”返乡创业、龙头企业、产业大户、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并对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返乡人才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向组织推荐,吸纳返乡创业能人进入村级班子、担任县镇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创业能人搭建参政议政平台。

“带动+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各类回归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创业。通过扶持返乡创业,辐射带动大众创业,全县各类创业实体达到1.2万余个。返乡能人陈国盛创建的中坝作坊小镇,已基本建立“移民搬迁社区变景区、景区变创业就业基地、基地变市场”的“三变”模式。扩大就业。通过扶持返乡创业,增加县内就业岗位,选择回乡就业的农民逐年增加,县外转移就业从2016年的5.5万人下降到4.3万人,有力地推动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壮大产业。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经营理念等先进要素不断注入,有效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化解农村产业“空心化”难题。累计建成返乡创业示范园3个、创业示范镇示范街区7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6个、新社区厂12家、就业扶贫基地20个,入驻创业实体312家,带动就业187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