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才聚智事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人才工作综述

2018-10-25 14:55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政以才治,事以人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引领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释放人才兴市活力。连续三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跑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一举实现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三连优”。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之势,正有力推动着我市向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稳步迈进。

优环境,造就人才“洼地”

一座城市依靠什么吸引人才?越是高层次人才,越看重事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从根本上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成为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安康市大力吸引人才人口若干政策措施》“十八条人才新政”,从人才引进培养、作用发挥、资金补助、创业扶持、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含金量高的激励机制。围绕“十八条人才新政”,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柔性引进人才实施办法、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办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并组织实施《安康市域外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回安工作用编管理办法(试行)》、优秀人才来安落户办法,试行高层次人才健康管理服务办法、安康高新区优秀创业就业人才购房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才安居乐业提供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突出人才强市导向,市委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诸方面全面发力,明确“引进一个人才,兴起一项产业,聚集一批人才”的总体思路,着力锻造集聚人才的“强磁场”。特别是在“一业一站”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全市建立富硒茶叶、水产养殖等5个院士工作站,引进高端人才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7人,博士132人。高新区落户的天源、北医大、阳晨等企业,先后引进博士生8人、硕士研究生35人、本科生283人。华银科技引进大连物化科研团队,建立了先进储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南水汽配引进北京机电研究所科研团队,建立了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陕西南水研究中心。全市产业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及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力吸引了一批批人才的涌入和回流。

真心用,搭建干事平台

2018年4月,我市与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部签订“共建研究生骨干短期挂职安康基地协议”,时隔3个月,首批6名清华学子带着课题赴安,开展为期6周的挂职锻炼。这是清华大学在陕西建立的唯一一个短期挂职基地,开创了全省柔性引进清华人才的先例。按照协议约定,清华大学每年将选派部分优秀研究生骨干和青年教师到安康挂职锻炼,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技术、项目、科教资源等支持。 首批选派来安的6名挂职研究生一路马不停蹄,先后深入到宁陕、汉阴等县的镇、村、企业,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商发展思路,共解生产问题,受到挂职单位的一致好评。清华学子们在安康接了地气,收获了经验,安康也在清华理念、清华智慧、清华方案的熏陶中,不断汲取着发展动能。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平台不仅是我市招揽八方人才的“梧桐树”,也是成就人才事业的“大舞台”。近年来,我市依托高校科教资源,聘请招才引智顾问,先后与中国农科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大连物化所、西安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30余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举办生物医药、新能源、富硒产业等专题产学研合作洽谈会10多场,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2个,柔性引进专家教授130余人,其中引进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专家团队25名,均为全国特级教师,9人享受国务院津贴。同时,以高新集团公司、华银科技公司、龙翔教育集团等50余家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载体,提供薪酬丰厚、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构建了承接人才落地的大阵地、大平台,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来安创新创业。

目前,在创业平台方面,全市已陆续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安康高新区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安康高新区科技创业孵化中心”等6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中国安康富硒产业研究院”等6大研发机构以及“陕西安康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24家大众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星创天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共5家,创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创建市级众创空间、市级农业科技示范专家大院等共8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利用大数据建立“扶贫空间”1个,初步构建起市县一体化、区域全覆盖的人才创业就业平台。

挖内潜,锤炼本土人才

“我返乡创办了农林牧业开发有限公司、饶峰驿站休闲景区,带动村集体资产从100多万元增加到550多万元,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从4000多元涨到了8000多元,32户80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个人富不算富,带动大家富才是真富。”这是石泉县饶丰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杨卫东对“能人治村”的感言。

去年10月12日,全省人才助推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石泉县召开,我市人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得到省委肯定。石泉县《“能人兴村”战略+脱贫攻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被评为2017年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最佳案例,石泉县成为我市又一扇展示人才工作成效的闪亮窗口。

为鼓励更多本土“能人”投身家乡建设,市委印发《安康市人才助推脱贫攻坚实施办法》,全面推行“人才兴业”脱贫模式,扎实开展“双培双带”工作,累计把2600余名农村优秀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1900余名群众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2170余名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组干部或后备干部。总结推广了石泉能人兴村、平利社区工厂、紫阳技能扶贫、白河返乡创业等典型模式,建成社区工厂101家、各县区全部建立乡土人才超市。

今年,市委又出台《安康市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管理人才遴选办法》,市委组织部、人社局、市工信局联合制定了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并于今年8月组织首期105名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管理人才赴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西安交通大学基地,进行了为期4天的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免费培训,受到了市域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为培养“扎根安康的人才队伍”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培沃土,厚植聚才生态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才工作成效的背后,映射的是人才环境建设的成果,是市委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鲜明态度。

“安康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当先锋、做表率。要加快确立全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大力引进聚集人才、积极培养使用人才、优化环境服务人才,把安康建设成各类人才聚集的洼地和展示才能的高地。”市委书记郭青对人才工作的明确定位,在全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座谈会、青年人才座谈会等不同场合引发强烈反响。

为更好地激发专家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市委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专家工作,30名市县领导与57名专家建立结对联系。组织开展专家体检和节日慰问活动,在安康工作的中省市专家、中省博士服务团成员70余人纳入了春节慰问范围,高层次人才与党委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市人社局、安康高新区配套建设人才公寓600套,建成300套,390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先期入住。在波尔多庄园建立10套导师公寓,为海内外引进博士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务。设立1000万元的市本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奖补、保障和项目资助等工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载体建设,解决人才工作所需经费。

一系列贴心的举措增强了各类人才的归属感,让人才们持续感受到了“安康温度”。

今年5月,市长赵俊民接受媒体采访时畅言“安康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为了赢得这一支撑,开放发展的安康积极努力着。为最大力度破解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市委以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破除人才工作束缚,在全省率先实施基层卫生院破格招聘医学专科生,破解基层人才短缺和结构性矛盾;设立特设岗位,保障引才编制,破解编制体制制约;建立“一委一联五库”新型智库体系(即安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党政部门智库联盟,安康市高校智库、科技创新智库、社会智库、企业智库、英才智库),破解智库力量薄弱且力量分散问题;实施“百名硕博进安康、千名大学毕业生创业、培育万名能工巧匠”工程,破解创新创业活力不足难题。

据统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人才发展投入资金累计达到289.54亿元,人力资本投资占GDP达到16%,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26%。人才蔚,事业兴。如今,安康的人才工作,正挺立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潮头,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汇聚各方英才,一个秦巴区域性人才高地正在筑成,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