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书记到防“疫”战士

2020-02-14 08:48 作者:宣传组 来源:市国土资源局 字体大小:【

“严格履行工作程序,确保当年脱贫退出”,这是两个月前,市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中心帮扶汉滨区建民办三星村驻村第一书记党宝明向单位领导和全体村民立下的“军令状”。

驻村以来,党宝明的“正式”身份是三星村第一书记,实际上,他是村里的:政策宣传员、产品推销员、心理疏导员、农业技术员、专业填表员……他还是村民口中的:党书记、宝明、小党、宝……做了不少事情,换了多个角色,但无论角色如何变化,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共产党员”。

村里来了一名“警卫员”

春节前夕,眼看着三星村通过了验收考核和第三方评估,脱贫退出近在咫尺,村民们备齐了年货,搬迁户住进了新房,全村上下积攒了一年的喜悦,就等着钟声敲响、欢度新春。鱼肉刚刚解冻、酒还没有热好、亲人尚未落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各级党委全面发出疫情防控的动员令的同时,党宝明已经做好了准备,放弃休假、直奔一线。大年初二,“党员突击队”的红旗立在了村口,红旗下还是那个熟悉的面孔,只是脸上多了一只口罩,手上多了一支体温枪。

设立临时检查点,严防疫情输入,这是党宝明和村两委班子紧急商议确定的第一条措施。脱贫攻坚工作队,就地变成了疫情防控工作队,搭建帐篷、设立标识、站岗值守、检测体温、人员登记,检查点变成了村口“第一哨”。连日来,这“哨口”平均每天检30人次,登记45人次,成为保障村民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一切落实到位,工作队又迅速启动了第二条措施——全面排查,阻绝疫情蔓延。党宝明和他的战友们采取“扫雷”式工作法,逐家逐户开展人员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有没有亲戚从湖北回来?家里有没有人发烧?”党宝明变成了“复读机”。通过细致排查发现,居住在该村六组的徐某在武汉上学,春节前从汉口火车站乘车返乡。党宝明迅速采取了跟进措施,一方面按照联防联控指挥部指引,要求徐某及其家人进行居家隔离14天;一方面在该户门口醒目位置张贴提示信息,提醒广大村民配合开展居家隔离;第三个是安排专人对徐某一家进行定期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专人购买生活物资落实基本生活保障。14天过去了,徐某全家体温正常,也未出现咳嗽、感冒等症状,党宝明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下。据了解,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党宝明和他的战友,共排查出湖北返乡人员6名,对其本人及密切接触者均采取了隔离措施。截至2月13日,三星村未出现一例确诊或疑似病例。

无处不在的“勤务兵”

做好了细致排查、严格管控,党宝明又发现了新问题:消杀防疫物资匮乏,工作队只有可怜的两瓶84消毒液,更别说口罩和酒精;村民自我防护意识差,一些村民不戴口罩不说,还扎堆打麻将、晒太阳……这些环节稍有差池,极有可能使疫情防控“前功尽弃”。

向单位请求支援,这是党宝明想到的第一个办法。电话打给办公室主任,得到的答复是:“局领导已经做出安排,集自然资源局全局之力支持包抓帮扶村防控物资供应。”很快,第一批物资就运到了三星村:消毒液150公斤,酒精10瓶,背式喷壶1个,手持喷壶1个。村民们看见工作队在消毒防疫,闻着陌生的消毒水味道,焦虑的情绪反而稳定下来。

“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这是党宝明在脱贫攻坚特别是解决精神贫困过程中的最大法宝。紧接着,应急广播响了起来,宣传资料走进了群众家里,标语和海报张贴在了村里最显眼的地方,全民抗“疫”的氛围越来越浓。针对农村宣传工作特征,党宝明总结出了自己的好办法——拒绝“官样文章”,把媒体报道的情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讲给村民听。一时间,重症死亡事例吓退了一批年老的、被外来人员传染事例拦回了一批留守的、婴幼儿感染事例劝走了一批家有小孩的。短短两天之后,扎堆聚会的少了、外出购物的少了、连平时最不在意的大叔大妈都戴上了厚口罩,路上的行人几乎变成了“零”。躲在家里看电视、坐在楼顶晒太阳、闲着没事儿听广播,成了三星村正月里的“新风尚”。

奔走忙碌的“党政委”

眼看着全国各地的疫情发生积极变化,三星村也平安稳定,可党宝明一点也开心不起来,虽然脱贫退出已完成目标,可关键是:春粮播种耽误不得、务工返工耽误不得,还有去年刚刚完成的土地开发项目,经济效益还没发挥出来,刚搬进安置社区的很多群众收入还不稳定……

疫情防控决不能耽误了生产,带领村民们巩固脱贫成果、奔向全面小康,这是和疫情防控同等重要的大事。正月十五刚过,党宝明干完当天的防控工作,就开始奔走在田间地头,忙碌在村前屋后:“李叔,这两天太阳好,抓紧时间把地种了”“小惠,你们厂子复工了没?有啥困难需要解决的?”“刘姐,今年就留在家门口工作吧,毛绒玩具社区工厂待遇也不错,离家近又能照顾老人,正缺你这样的熟练工。”……党宝明俨然一副政委和督战员的模样,在他的努力下,沉寂了半个月的村子又逐渐热闹了起来,只不过大家戴上了口罩、拉开了距离,防控措施一点都没有马虎。向着更好的幸福生活,工作队员和村民们又开始了新的奋斗……

“第一书记”,也是防“疫”战士,更是“共产党员”。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担当奉献,三星村里的“七十二变”其实始终没变,那就是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