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自古被誉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第一站,在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敦煌见证了中原皇朝、西域乃至中亚和西亚文明间互纳与互融的文化盛宴。时至今日,敦煌这尘世中的奇迹,以其独有的魅力,被人们所敬仰、向往,人们走进流沙与戈壁围困的绿洲之中,在风化和噬坏严重的佛窟虔诚膜拜,即使壁画斑驳,塑像残缺,却仍然惊叹不已,赞誉不绝。
虽没有去过敦煌,但对其一直心驰神往,并羡慕那些曾去敦煌拜谒、朝觐过的人们。我想,在他们前往敦煌的朝圣路上定是怀着无比虔诚的心,当他们领略了漫长历史色彩斑斓的存在印迹和文明见证,他们一定被辉煌的敦煌所震撼,从中触摸到了人类隐秘的情感,感悟到遥远历史呼唤的伟力。
未亲临的遗憾在资讯发达的今日可稍有弥补。近日,翻看着《大美敦煌》,感受到了多种文明融汇出的诱人气息,它充斥着容纳、渗透和流变的自由气息。书中每一位作者与敦煌的故事,揭开他们接近神圣与自由的缘由。尤其是常书鸿、段文杰等一批敦煌人,不仅用生命守护着敦煌,更以灵魂的震颤,咏叹着敦煌。高尔泰、潘絜兹、史苇湘等人,对敦煌艺术、文化的弘扬和保护,让我们了解了老一辈文化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如同亲历,读来令人欷歔。刘白羽、冯骥才、余秋雨等人,以其对艺术和生命的高度感悟,将自己与敦煌在不同时期的神会、见识等付诸于笔端,字字珠玑,透过这些文字,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敦煌每一份遗存的价值。这里,既有久负盛名的文化圣地莫高窟,又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的奇观,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哀怨……
随着《大美敦煌》中的《敦煌秋日》《莫高窟》《阳关雪》等等文章走进敦煌,这一篇篇文章无不是在诉说着其沧桑的历史、深刻的文化、雄阔的山川和独特的风物。文章的作者们用自己的浓墨重彩记载了深厚的“敦煌历史”,这些文字也是我们民族历史中不朽的篇章。尤其是余秋雨先生的《莫高窟》一文,以莫高窟艺术“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来宣告全世界,中国古代文明依然能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人灿烂的历史文明影响至今。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大美敦煌》为读者展开了一场历史文化交融对话的夺目盛宴,从中不仅可见敦煌在不同历史烟尘中的真切影像,又可尽情领略敦煌周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遗迹,对想去敦煌、发现敦煌、了解敦煌的每个人,都可谓是一场绝妙的纸上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