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阶段,毛坝镇在做好精准脱贫的同时,开始“预习”乡村振兴的“课程”。
毛坝镇航拍
沥沥小雨,泥巴路是湿的,空气是湿的,眼眶是湿的。72岁的龚忠新背着铺盖下了山。
这天是公历8月12,农历七月十二,宜搬家。
龚忠新面无表情,一遍遍回忆着,在这条不到两步宽的山路上,妻子是如何跟自己离婚,当年只有8岁的儿子是如何逃出大山,从此断了联系,自己是如何背着儿子每天走两个小时去念书的……“
人这一辈子图个啥?我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就在搬家的前两个月,龚忠新后来娶的老伴刚刚去世,这给了他不小的打击。
龚忠新是最后一批下山的,驱使他搬家的,无疑是贫困。他所住的那条沟里,留守的7户人家全是贫困户。
毛坝穷,就穷在这一方山水。位于大巴山腹地的紫阳县毛坝镇,山形险恶,土地贫瘠,10亩以上的连片地很少,是紫阳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方。长期守着大山,毛坝的贫困人口达8957人,贫困发生率为50.09%。
易地扶贫搬迁,成为毛坝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
其实,早在2016年启动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行动之前,毛坝已经实施搬迁3000多人,而在十三五期间,还要继续搬迁3000多人。
八年的时间让毛坝逐渐发现,在两个搬迁重叠的阶段,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阶段,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的关键在于兴产业。
大山里搬来“新邻居”
2019年9月,温家坪村移民搬迁点的二层小楼上,张宣伟正一片一片翻转着晾在地上的黄蜀葵,他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搬出了大山。
就在两个月前,张宣伟和老伴儿还生活在温家坪村的大山里。靠天吃饭、土里刨食,山上的贫困像日出日落一样恒定,过了今天就知道明天是什么样。
“一定要搬下去!”张宣伟经常对着大山嘟囔。可放眼望去,毛坝尽是连绵的山脉,能供耕种、适合居住的土地寸土寸金。张宣伟心里清楚,搬下去照样没法生存,嘟囔完他又扛着锄头走向地里。
其实在搬家之前,张宣伟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我去洋县大儿子家住了两天,吃不惯食用油,又去湖北小儿子家‘考察’了18天,喝不惯水。还是自己家最舒服。”
最让张宣伟感到舒心的,是毛坝为他量身定做的安置房。
张宣伟和龚忠新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两人一前一后搬进新房,这是毛坝镇最小的安置点,住着来自温家坪山上的7户人家。
“国家送给我们房子,哪个不愿意搬?”已经古稀之年的张宣伟一听到镇上的搬迁方案,便带头签了字,“搬出来,换个活法”。
“国家送房子给贫困户”,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考虑到这7户贫困户家里只有2—3个人,选大户型不符合要求,自己又修不起,村里还有几亩地要照顾,毛坝决定为他们专门打造安置房。在山下选好空地,每人交了2500元,不到一年时间,便拿到了钥匙。
最让张宣伟感到放心的,是毛坝为他们制定的产业脱贫政策。
三年以来,温家坪先后引进了花椒、油用牡丹、黄蜀葵等种植产业,还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养殖。
“不能国家拉你一把,你还躺在地上不起来”,为了脱贫这一天,70岁的张宣伟跟着村集体,发展了5亩花椒、2亩黄蜀葵,还套种了油用牡丹,养了2头猪、7桶蜂,成了全村最有斗志的人。
今年脱贫全靠黄蜀葵,但它很“娇贵”,7月到9月是采摘的季节,也是雨季。为了不减产,张宣伟总是穿着雨衣下地。“我都想好了,以后干不了了,我就把地租出去,人都找好了。”
的确,对于寸土寸金的毛坝来说,安置点的选址难上加难。在毛坝13个安置点中,集镇5期的选址最危险,却也最有深意。
选址前后进行了4次,最后再背靠山崖的废弃铁路上开辟了一片空地。一切落定时,县委书记赵立根的一次考察,又让安置点陷入重大修改。“这事关76户贫困户的人身安全,必须严肃对待。”在赵立根的督促下,专家第二天便赶到现场,提出了通过在山崖定修建广场缓解直接盖楼带来的压力。
为了安全这个共同目标,从2018年3月筹划,到2019年9月份建成,毛坝的领导常常与工人同吃同住,汗洒一处。
虽然背靠山崖,但靠近学校、医院,这里大都吸引陪读家长入住。
为了解决他们的就业,毛坝专门新建了社区工厂的分厂。这里的上班时间,工资计件标准,都根据家长们的时间灵活设置。
这里所说的社区工厂,是迪鑫毛绒玩具加工厂,2018年3月落地毛坝后,迅速扩张,一年多时间建成9个加工厂,解决3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搬出来,换个活法。“依托各个安置点,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已经成为毛坝搬迁扶贫的共识。”毛坝镇镇长叶飞说。
毛绒玩具社区工厂车间 新华社记者 邵瑞/摄
农产品树起“新品牌”
换上工装,拿起工具,进入一道安全门,出现在眼前的,是十几个工人正有条不紊地生产着艾草产品。艾草经过压绒、分类、手工包装,最终形成尺寸不等的艾棒、泡脚包等产品,出了门大都被卖到远元足浴集团。这条新的生产线,是王华刚成立的华会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毛坝镇腰庄村。
王华,地地道道的“80后”,先前在外地开网店卖服装。2010年回乡后,开过KTV、火锅店,还办了农家乐,人灵脑子活。
2016年开始,对于毛坝来说,最重要的事是脱贫攻坚。
在山高水寒的毛坝,农民把土豆、四季豆当做宝贝疙瘩,可大山并没有给他们丰厚的回报。
兴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是关键,王华打算抓住机会大干一次。
艾草是毛坝山中再常见不过的植物,可谁也没把它放在眼里。小时候枕过奶奶做的艾草枕头,最是健康,为什么没被利用起来?
王华断定,艾草有被开发的价值。赴河南考察,流转土地进行试种,一亩地收入突破2000元,王华没见过,毛坝的农民也没见过。
今年7月,加工厂进行了试生产,带动了6个村的贫困户种植艾草。8名贫困户在厂里长期务工,最高工资可拿4000元。
如果说做艾草加工体现了王华的敏锐,那毛坝电商中心老板的事业则是操起了老本行,王华把做服装生意的经验用在了农产品身上。
每到冬天,毛坝这样的场面随处可见。一个老妇人背着一篓粉条,天不亮就出发去集镇摆摊,天黑了又走回去,不知道能卖掉几斤。
2018年,双新村的梁明仿就在其中。家里丈夫残疾,老父亲没有劳动能力,每年要卖掉的几千斤粉条全靠梁明仿肩扛手提。“经常是粉条卖不完,还把自己冻感冒。”
梁明仿蜷缩在街头算账的场面被王华看到。看着难受,王华当即收了下所有粉条,开车送她回家。此后,梁明仿和邻居的粉条被王华承包。
一步步积累,王华的电商中心干得风生水起。但电商卖得再好,都只是解决了销售问题,而毛坝正考虑的是,如何让土豆彻底升值。
2018年4月,岔河村争取到10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起初,毛坝想着给贫困户配股,让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的模式赚钱。
可产业是什么?企业主体在哪里?岔河村有钱花不出去。
龙伦增这个时候回到村里,一番考察过后,将毛坝老百姓常吃的土豆干制品专业化生产的计划确定下来。
把土豆切片、烘干、包装,经过一系列加工的干制品一时间受到市场青睐,3个月的销售额达到110万元。见销售势头大好,龙伦增又铺开收购了周边乡镇70万斤土豆。
从8毛钱一斤的土豆,到16元一斤的土豆干制品,不仅土豆的“身价”大涨,贫困户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
岔河村一组的王泉安,家里人多地少,仅靠妻子在外务工的收入难以脱贫。加工厂成立后的试运营阶段,兄弟两人就依靠自己的双手,3个月拿到2万元的务工费。
“中国的农产品市场,还很不规范。一方面,健康绿色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一方面,农产品本身不标准的生产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叶飞说,过去,双新村的粉条在毛坝是极有名的,但现在也是问题重重。
经常是有人慕名而来买粉条,但一看村民抹了鼻子、用了锄头的还没洗过的手,又去制作粉条,就放弃了。并且,掺假、恶性竞争等问题已经在砸掉双新村粉条的“品牌”。
为了让农产品卖得更好,毛坝坚持招商引资,让市场主体走进农业,和老百姓一起,扶起了土豆产业、粉条产业……
2019年5月,双新村粉条加工厂落地。正式生产之前工厂与60户农户签订了代加工协议,加工土豆2万斤。
被解放出来的农户,有的进城务工,有的在厂子里帮忙,有的则专心务起了土豆。
深沟里盘活“田园综合体”
百里盘河十八弯,七十二道脚不干。
自古以来,毛坝人民为了生存,没少苦干实干。
20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但毛坝山险、水险,地无三尺平。打洞改道、截弯取直,毛坝人民硬是用撅头整出了几百亩梯田。
可天不遂人愿,2000年7月,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带走了盛极一时的“百亩米粮川”,任后人再下多少工夫,都恢复不了。
沿着盘湘河考察,毛坝突然发现,农业的盛景不再,但观音村老祖宗留下的7个水洞、明清江南游民古院落可是开发旅游的好资源。
2016年,老乡商人唐友平被叫回毛坝,便有了今天的观泉山庄。
这是一处一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水上乐园,一盘一景、一湾一景。坐在山庄的包间内,眼前尽是起伏连绵的山脉。客人们在阳光里吃饭聊天,在繁星满天的夜晚沉醉。
优美的风景、相对低廉的物价,吸引着城市的人来这里圆梦“诗和远方”,昔日冷清的山谷突然火爆起来。
“一到旺季,平均每天的游客量都在1500人左右。但山庄的接待量只有500人,两次试营业都非常火爆。”唐友平说,他刚回来时,其实没少受到质疑,那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能把这个事情做成,我就把河里的水喝干。”
可事实证明,唐友平的选择是对的,在他一筹莫展时,毛坝的领导勇于担当,无论是跑部门、做规划、加固河堤、修筑大坝;还是平整土地,组织贫困户入股,招募贫困户务工,都由他们亲自上马。
如今,观音村一河两岸分布着6个山庄,数十家农家乐,一到旺季,游客络绎不绝。毛坝镇旅游产业“一业突破”,盘湘河、木兰峡、洙溪河“三轴”错位发展,各个村庄多点布局的规划日渐成熟。
纵深21公里的盘湘河一轴,观音村依靠旅游、腰庄村依靠土豆、温家坪依靠特色种养殖……在缜密的规划中,已经起步的村集体,一个接一个的大干快上。
而洙溪河一轴,还有很多人正伺机而动。
岔河村龙伦增茶园进行技术培训
20世纪50年代,紫阳县仅有的两个国营茶厂,都位于毛坝境内。因为品质好,毛坝成为贡茶的发源地,但因为交通落后、经营不善,茶厂维持到90年代已经名存实亡。
20多年过去,原来的老茶厂成为一片山林。企业家汪义坤刚回到毛坝时,还担心没有精力和人力做茶厂,但仔细考察的结果令他惊喜,这个大山里还藏有240亩茶园、200多亩松林可以生产。“这里不仅可以做茶叶,还是做康养的好地方。”汪义坤当即决定投资,毛坝的发展还得以茶为业。
接下来便是一场“谈判”。之前,县政府曾召开两次政府常务会研究老茶厂的经营方式,但都因为老员工各种各样的诉求被搁浅。找老员工一个个谈心、听诉求,研究政策、制订方案,一个投资2亿元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最终确定。
这其中包括的新的茶叶加工厂,将被放在集镇四期安置点的楼下,解决扶贫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茶叶、茶旅、康养三个阶段的开发任务,将在5年内实现,辐射周边6000亩茶园。
“田园综合体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形态,毛坝这个项目为乡村振兴做足了准备。”叶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