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山间的扶贫“娘子军”

2019-09-23 11:01 作者:张涛 来源:汉滨区委组织部 字体大小:【

“山间起雾了,怕是又要下一场雨哟”,张莉站在坝河镇樟树村委会门前遥望前山喃喃自语。

自从汉滨区档案史志馆进驻樟树村以来,每逢刮风下雨,那些住在半山腰的村民总是让帮扶队员牵肠挂肚。


留守空房的老人



“小邝,小邝,赶快拿上雨伞,咱们去一趟方义莲家”,话音未落,细碎的小雨点敲打在脸庞,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将至。在驻村帮扶的日子里,张莉忘却了城市的炫目多彩,学会了在乡间听风看雨。

贫困户方义莲,全家六口人,早几年有两个上学娃,家里的开销打不开转身。自从两个孩子陆续毕业,家境慢慢改善。但人老几辈居住的土坯房年久失修,却再也无力加固修缮。也是赶上了脱贫攻坚的好政策,一家人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已经决定举家搬迁到长岭社区。这两天孩子们忙着装修新房,老人留守空房。

“方姨,方姨你在屋里吧,方姨……”,隔着老远的距离,张莉扯开嗓子喊话。山风裹挟着雨点肆意飞舞,一把雨伞艰难抗拒,泥泞小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在急行赶路。
破旧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老人蹒跚探出脚步。

“谁呀,哪个啊?”

“是我呀,方姨,这下雨了你在家里啊?这个房子可注意安全。”

“操心了,操心了。赶快屋里坐”

“你吃了吗?照顾好自己啊,你女子他们在装房子,现在要求9月30号之前入住,你的房子我去看美得很,三室两厅两个卫生间,你们家六个人住,美得很”

“那好嘛,政府给些钱买房,啥都弄得好好的,光剩下装修入住了,对我们这些老的很关心啊!”


14个女人


汉滨区档案史志馆在册在编16人,除了两个男同志,这个单位基本上女人说了算。接到了脱贫攻坚任务,大家都意想不到要来这么远的地方工作。

“开始的时候那真是难啊!到这个村上来路也不通,要么从旬阳,要么从平利走,女同志晕车的也比较多,每上来一趟我看着也比较心疼,都是吐天呕地的,大家每上来一趟,都毫无怨言,最少都住上3到4天。”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政治任务,张莉作为馆长,带着一帮女干部就在樟树和伍湾村住了下来。

寒来暑往,她们走遍了包抓的85个贫困户。

这是怎样的一群女人啊!

刘晓雨,原来下乡的时候害怕狗害怕蛇,第一次到村上,下了车半天没挪动过脚,现在走着山路简直和女汉子一样;邝小丽长期服务于档案工作,当初见了贫困户不知道说些啥,现在满嘴农家俚语,走家串户,得心应手。

“这群女的不简单呐,来的时候弱不禁风,住下来后默默无闻,干起工作虎虎生威,好比又是一支红色娘子军!”樟树村党支部书记陈才星细数着过往。

今年以来,他们在汉滨区档案史志馆的帮扶下,全面完成危房改造,重点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全村集中安置119户,已经领取钥匙95户,入住40户,55户正在或即将装修,九月底将全部达到入住。


巾帼不让须眉


连日的秋雨禁锢了山林,但锁不住大家干事的热情。

虽然正值万家团圆,合家欢乐的中秋佳节,但张莉和她的同事们却早已发起脱贫攻坚总攻战役!从9月6日开始,他们由张莉挂帅,四人一组,风雨无阻直接进村入户排除最后的难题,锁定决战决胜、不达目标不罢休!

阵地不丢,战线不退,围歼贫困的包围圈正在缩小。伍家湾村针对“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逐件销号,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

档案馆包户干部徐长虹身材弱小,斗志不弱。在研判会上,她知道镇党委书记杨琳昨晚开会到凌晨一点,虽然不忍心发问,但形势紧迫别无选择,“杨书记,贫困户王贤会收入还是不达标,已经想尽了办法,现在怎么办?”“这样吧,请扶贫工作队长和崔世满联系一下,在粉条厂给安排一个岗位,保证他有稳定的收入。”

这个会一直开到凌晨一点,对今后20天的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宣布“战七条”纪律立刻生效。天亮后没来得及休息,所有领导全部下沉一线,实地督战督办、解决问题,同时采取三个派单、三个跟单、三项汇报压茬推进工作。

杨琳眼睛里布满血丝,虽难掩疲惫,但面对这样一群敢于碰硬,细致较真的女同志,必须要打起12分的精神,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区级联镇领导马安武原来担心樟树村、伍家湾村这几个帮扶部门力量太弱,没成想一群女将率先突出重围,斩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