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人才版头条聚焦我市人才工作

2021-08-20 18:42 作者: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大小:【

8月20日,《中国组织人事报》人才版头条刊发文章《陕西安康:靶向精准发力 创新活力涌流》报道我市以项目、产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靶向精准发力,以人才推动项目落地、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经验做法。

陕西安康以人才推动项目落地、产业发展、技术创新
靶向精准发力 创新活力涌流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以项目、产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建立人才引进与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靶向精准发力,以人才推动项目落地、产业发展、技术创新。

项目与人才“互融互促”

华银科技、博创宏远新材料、智宇寰宸医疗器械、三航纳米科技……漫步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此集聚。目前,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家,锂电池电极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等一批产品技术国际领先,“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国家高新区第58位。

安康市把项目引才作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强化柔性引才模式,依托中国农科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等30余家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单位,市外帮扶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地共建高校人才资源,通过组建人才对接小分队进院校、举办人才对接专场、点对点拜访等活动,为项目单位和高端人才搭建“线上线下”精准对接平台,促进人才项目签约落地、促使各类英才集聚安康。

2020年12月,在西安举办的“智汇安康·引领发展”“双百”人才项目洽谈会上,100余名全国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和省内外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齐聚一堂、共话发展,总投资132.5亿元的38个高端人才科创项目签约落地,标志着安康“人才+项目”双擎发动、双向融合的首次活动成功举办,可谓既吸“睛”又吸“金”。

安康市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高层次紧缺特殊人才引进、柔性引才、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等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20余项。“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576人,引进项目1920个,到位资金3343亿元,掀起了项目建设新高潮,正逐步形成“人才紧跟项目走,项目依靠人才兴”的互融互促局面。

产业与人才“动态耦合”

走进汉阴县中坝猕猴桃示范园,只见一排排支架整齐挺立,一株株茁壮的藤蔓纵横交错,一簇簇毛茸茸的果子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近年来,汉阴县抢抓全省猕猴桃东扩南移契机,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2020年,汉阴县与安康农科院及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成立了猕猴桃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9名专家,致力于猕猴桃品种选育培养、病虫防治、田间引种试验等技术服务,新引进品种3个,技术2项,目前猕猴桃已遍布全县10镇38个村,发展标准示范园1.5万亩。

近年来,安康大力发展富硒产业、旅游康养、新型材料三大千亿级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毛绒玩具等支柱产业,以及纺织丝绸、清洁能源、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坚持“量体裁衣”,搭建“产才融合”的发展平台,以产业集群催生人才集群,以人才集群发展引领产业发展。

同时,安康市大力实施“一业一站”人才兴业计划,加快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产才融合新高地。累计建成院士工作站9家,市级专家工作站51家,柔性引进博士169人、硕士91人、教授73人。实施“市县专家基层一线帮扶工程”,每年选派1000名以上市县专家到基层一线开展指导服务,按照“基层点菜、专家接单”模式,推动产业与技术融合,组织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33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74项,取得科技成果127项。近5年来,安康新型材料、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绿色工业占比达85%。包装饮用水产业连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千亿富硒产业集群加速聚合,千亿康养产业集群扎实起步,让“秦巴明珠”“生态之城”“康养之城”美誉实至名归。

企业与人才“精准匹配”

“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我们每年用于人才投入与产品研发经费就达200万元。”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邓茂盛是一名返乡创业人才,他对“人才兴企”深有感触。

据了解,安康市实施“人才兴企”计划,建立企业与人才需求清单,对人才与企业高效、精准匹配,精准对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5年来,安康举办市级人才招聘活动50余场次,帮助企业招聘人才近万名。大力实施“百名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先后选派100余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企业管理人员硕士研究生班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有效提升了企业人才能力素质。建立企业人才联系点制度,市、县人才办联系100个重点企业,在企业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全市累计建成企业创新平台69个,研发平台50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2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