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青年干部,他们循梦前行、向阳而生,扎根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寒来暑往、春去冬来,在乡村田野间奉献青春,在“多”与“少”的抉择中磨炼淬火,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干部的初心、使命。
多一点“时不我待”的紧迫,少一点“随遇而安”的安逸。基层事务虽琐碎复杂,但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稍不自律,就容易沉溺于“温水煮青蛙”的舒适区,浪费来之不易的自我提升机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外部复杂环境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艰巨任务,干部能力是否跟得上,关系事业成败、关乎发展全局。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更要认识到提升能力的重要性,时刻以“昼无为,夜难寐”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进取之心鞭策自己,既识有字之理、也学无字之书,不断提升“七种能力”。要时刻警醒自己年轻是一种相对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是一种一去不复返的优势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优势。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只有不断汲取营养,才能在基层这片沃土中成长为参天大树,才能跟得上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的步伐。
多一点“不负韶华”的志向,少一点“锱铢必较”的狭隘。在基层工作,应如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一般: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此乐,应是乐在消除绝对贫困,有幸见证并参与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此乐,应是乐在奋斗正当其时,有幸踏入并奋战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199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任职时曾撰文提醒年轻干部有四忌:一忌急于求成;二忌自以为是;三忌朝令夕改;四忌眼高手低。作为扎根农村的青年干部,应静下心、沉下身,抛掉学历光环,不比学历比能力、不比提拔比提高,学会做“优秀”干部而不是“优越”干部,怀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胸怀、立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泪者流芳”的观念,在摸爬滚打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在为民服务中集民意、纾民困、解难题。
多一点“脚踏实地”的坚守,少一点“浅尝辄止”的浮躁。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根荣。基层一线是“墩苗”最好的土壤,是年轻干部砥砺品质、提高本领的最好途径。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干部,既要靠组织培养,更要靠自身修炼,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真抓真干、事不避难、勇挑重担,多做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于磨难历练中成长成才,才能最终成为人民群众心中的好公仆。要向下扎根,在基层学会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借用诗人鲁藜的一句诗:“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要摆正角色,端正心态,以人民为师、与人民为友,少摆些花架子、多做些实事,让群众自然而然信得过、随时随地想得到、关键时刻靠得上。
初心如磐,因牢记使命而行稳致远;使命在肩,因初心不改而一往无前。我们这一代,承载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重任,唯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大我,永葆赤子之心,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中顺流而下、奔涌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