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风家教问题,相关论述颇多,就是因为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
崇德向善与做人气节是习近平家风家教的核心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2015年2月28日)做人,不仅要崇德向善,还要坚守骨气和气节,要有点男子汉的“血性”。他说:“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除了做人教育内容之外,他还很注重规则意识、平等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劳动意识、科学探究意识的培育,十分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在家教方法方面,习近平十分注重母亲的独特作用,坚持用言传身教、榜样激励、严教习积等方法开展家教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中国人一直赞美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这些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3年10月31日)在言传身教方面,他指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2017年3月29日)在榜样激励方面,他说:“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4年5月31日)在严教习积方面,他指出:“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要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批评帮助的习惯。”(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4年5月31日)
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家教论述,不仅为广大家庭的家风家教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能为保家卫国、民族团结和治国理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
兴家与强国相统一,是习近平家风家教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4月28日) 他在给放牧守边的西藏牧民回信时指出:“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你们这些话说得真好。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习近平:《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2017年10月28日)他还对青少年爱国爱家教育进行了明确指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我们要从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远大志向、文明习惯、良好素质等这些基本工作做起,真正把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他满怀深情地提出:“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
精忠报国与自信自强,是习近平家风家教重要论述有关强国的核心内容。习近平同志以自己小时候接受母亲爱国教育的故事现身说法:“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
家国情怀、民族团结、反对特权等内容也是习近平家风家教重要论述有关强国的重要内容。在家国情怀方面,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在民族团结方面,他指出:“咱们新疆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库尔班·吐鲁木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代表……希望你们全家继续像库尔班大叔那样,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的回信》,2017年1月11日)在反对特权方面,他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都应该明史知理,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要带头树好廉洁自律的‘风向标’,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要勤于检视心灵、洗涤灵魂,校准价值坐标,坚守理想信念。要增强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构筑起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
三
习近平同志家风家教重要论述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家风传承与家教建设,注意文化熏染,久久为功,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科学合理安排。
首先,要注意文化熏陶、渐积习染。好风气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在文化的熏染中潜滋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良好风气的形成必须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效。这需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其次,要聚合全社会之力来进行家教家风建设。建设良好家风、教育好下一代, “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9月10日)我们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妇女既要爱小家,也要爱国家,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等方面发挥优势、担起责任。同时还要引导妇女带动家庭成员,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再次,家风家教的教育内容要合理、方法要科学。家教家风建设也是个系统工程,家教也需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在教育方法方面,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家庭成员选用合适的教育方法。一定要从社会、学校和家长等多方入手,千方百计把孩子从考试分数中解放出来。要让他们明白,人生道路千万条,各行各业都能成才。此外,要改变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关心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重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学会鼓励孩子的方法。家庭教育要注重对孩子习惯养成的教育和培养,这些习惯既包括如何做人的基本习惯,如尊老孝亲、互相谦让、诚实守信、过而能改等习惯,也包括如何做事的基本习惯,如勤劳勇敢、果敢坚毅、踏实认真、人己兼顾等习惯。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